堵胤錫聽了高歡的話,立刻意識到,今後一段時間內,山西可能迅速恢複元氣,一躍成為大乾最有錢的省份之一,山西的晉商恐怕又要重新崛起。
堵胤錫和陳子龍同時意識到,心中也都有了各自的想法,必須帶著資本進入山西,趁著晉商沒有恢複元氣,手裏沒錢,去投資山西煤礦,把開礦權給拿下來。
高歡見兩人都明白了,便問道:“江南這邊各銀號,以及民間資本是什麼態度?”
前不久,馬誌文發表文章,揭露山西的情況後,各銀號和民間資本,便紛紛停止給山西貸款,並且派遣專人前往山西催要貸款去了。
雖然高歡讓官方控製的各大報紙發表文章,表示山西經濟穩中向好,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近些年來乾朝官府的公信力越來越差,民間根本不信,發而越發覺得山西官府要破產了。
陳子龍搖了搖頭,“回稟陛下,他們對於山西的情況,依舊十分擔憂。馬誌文的文章影響很大,各銀號調研後,幾乎都認可馬誌文的判斷,認為鐵路作用不大,救不了山西經濟。現在各銀號都停止放貸,有不少江南的工坊也貸不到錢。前些天還有工坊主,因為資金斷裂,工坊破產,夜裏跳了秦淮河。”
“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們派人與朕一起北上,讓他們看看什麼叫做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高歡聞語臉沉了下來,“這件事情,朕交給你們去辦。”
火車正式在鐵路上運行,一定是會上曆史課本的重大事件。
高歡決定親自參與其中,既是解決山西的問題,也是見證偉大的時刻。
在工部院製造的車頭,裝船出發後,高歡在南京待了幾日,便帶著各銀號的代表,以及江南的富商,浩浩蕩蕩的啟程,前往天津衛。
韓昭宣回到山西後,知道這次危機即便度過去,山西官場也會迎來一場地震。
此前,他揣摩上意,為了迎合高歡修建鐵路的想法,把精力大都放在鐵路建設上。
為了盡快建好鐵路,取得皇帝陛下的歡心,他在用人上,便比較激進,山西官場的官員,不論作風如何,手腳是否幹淨,隻要在建鐵路的事情上能夠幹出成績,他對官員的違法違紀,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
近四年來,山西官場評定一個官員是好是壞,不是看他是否清廉,是否遵守國法和紀律,而是看他有沒有能力,完成上官的指示。
韓昭宣自認為自己是一員,能夠打仗,能夠搞經濟,搞建設的悍將。
太津鐵路,長度近千裏,他四年時間就建造完成,整個乾朝也沒有多少官員,有這個實力。
現在出了這麼個問題,韓昭宣知道自己的處境非常危險,搞不好,自己的政治生命就要結束,他必須展開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