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給山西想的辦法,就是把煤炭運出來,趁著冬季賣掉,迅速為山西回款,用於還債。
若是賣煤的收入還不夠,當各人看見火車拉煤,能夠以比較低廉的運輸成本將煤炭運出山西後,各銀號和民間的資金覺得確實有利可圖,便會再次給山西借錢,讓山西布政使司不至於資金斷裂。
當然這次解決了山西的財政危機,朝廷必須加強監控,敦促山西逐漸縮小債務的規模。
高歡在視察工部院,向宋應星了解火車頭的情況後,確定了自己的計劃有很大的可行性。
他回去便讓招商船運公司,調來幾艘內河運輸船,將拆解後的三輛樣車裝上運輸船,拉到天津後再進行組裝,然後沿著鐵路開往山西裝運煤炭。
這時,碼頭上工人們正在進行裝運,高歡則與幾位大臣,站在不遠處觀看。
“陛下,這火車抵達山西後,就算能夠降低運輸成本,可大筆煤炭投入市場,會不會造成煤炭價格再次下跌。”堵胤錫雖然不擅長經濟,但是基本的規律還是了解的。
此前山西之所以出現財政危機,簡單來說,就是政府開銷和投資大,山西布政使司的主要財源煤炭出售,卻因為煤炭價格下跌,而造成山西財政入不敷出,政府瀕臨破產。
現在采用火車運輸,大批煤炭投入市場,煤炭價格肯定會繼續下跌,讓堵胤錫有些擔心,還是解決不了山西的財政危機。
高歡微微頷首道:“煤炭價格肯定會再次下跌,不過煤炭價格跌下來後,原本不燒煤的北方百姓,肯定會大量買煤過冬,煤炭的需求也會增加,最終使得煤炭價格,落在一個合理的位置。山西的煤炭,必須要走薄利多銷的路線,煤炭是百姓生活的必需品,朕肯定是要將價格打下來的。”
此時的煤炭價格,其實還是偏高的,北方隻有比較富裕的人家,才能夠敞開了燒煤取暖和做飯,一年消耗的煤炭其實比較有限。
如果煤炭價格繼續下跌,讓普通百姓也能夠燒得起,那每年煤炭的消耗,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以山西現在的生產力,可以說怎麼挖,都不能滿足百姓的消耗。
煤炭作為燃料和能源,必須要讓百姓們都用得起,若是價格太高,不僅百姓冬天難熬,也會影響乾朝的經濟發展。
高歡頓了頓,“當然,這次為了解決山西的問題,煤炭價格也不能跌得太低,朝廷必須采取調控政策。”
堵胤錫道:“還請陛下指示。”
高歡沉聲道:“要保住煤炭價格,首先不能讓運出來的煤炭,全部聚集在河北,朝廷必須準備好船隻,將運到天津的煤炭,調運到東北和江南。東北一地,冬季比關內更加寒冷,晚上不燒炕,能夠把人凍死,對煤炭的需求量很大。江南各城,人口眾多,也沒有那麼多樹木和柴草,用來生火做飯。你們看江南這幾年,樹木都快被砍完了,朝廷需要禁止繼續砍伐樹木,鼓勵百姓燒煤。別的城市不說,就南京近百萬人口,一天要消耗多少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