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宗在位期間,一共任用了21位宰相:令狐綯、白敏中、蕭鄴、夏侯孜、蔣伸、杜審權、杜悰、畢、楊收、曹確、高璩、蕭寘、徐商、路岩、於琮、韋保衡、王鐸、劉鄴、趙隱、蕭仿、崔彥昭。由於懿宗自己對政事興致不高,宰相的事務性權力還是很大,本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問題是大多數宰相不是碌碌無為者,就是愛財如命、為人不堪之輩,像鹹通初任宰相的杜悰,是德宗朝宰相杜佑之孫、憲宗的駙馬,本人並不具備實際才幹,屍位素餐,人送外號“禿角犀”。鹹通五年任相的路岩拉幫結派,招納賄賂,奢肆不法,還把政事委托給親信屬下小吏邊鹹。一個叫陳蟠叟的官員向懿宗報告說,如抄了邊鹹家,可佐助國家兩年的軍費,被懿宗痛斥了一番,從此更是無人敢言。路岩和稍後任相的駙馬都尉韋保衡沆瀣一氣,二人“勢動天下”,當時人稱他們為“牛頭阿旁”,意思是像厲鬼一樣“陰惡可畏”。懿宗朝的宰相貪汙腐化相當嚴重,長安城中的居民把其中的曹確、楊收、徐商、路岩等幾個宰相的姓名編了一首歌謠說:確確無論事,錢財總被收。商人都不管,貨賂(路)幾時休?
懿宗朝的這些宰相,毫無大臣風範,更加重了唐王朝的統治危機。
與宣宗愛惜官賞不輕易授人不同,懿宗對於官賞毫不在乎。他賞人官職、賜人錢財,常常是興之所至、隨心所欲。伶官李可及,善音律,尤能轉喉為新聲,音辭宛轉曲折,聽者忘倦,京師市井商賈屠夫像追星一般模仿他,呼為“拍彈”。懿宗愛女同昌公主死後,他譜寫了《歎百年舞曲》,詞語淒惻,聞者涕流,使皇帝的思念之情深受撫慰。懿宗因此很寵愛他,把他封為威衛將軍。授以伶官朝廷官職,這是唐朝從沒有的先例。太宗時對工商雜色之流的任職做了嚴格限製,對這些人僅限於賞賜財物,從來不準超授官秩。文宗時想授予一個樂官王府率的職務,也因為遭到諫官的強烈反對而改授為地方州政府的長史。懿宗授予李可及朝廷官職,宰相也提出過意見,但是他根本不聽。李可及的兒子娶妻,懿宗賜他二銀樽酒,其實裏麵不是酒,而是“金翠”。另外,科舉取士是唐朝以來最為士子看重的入仕之途,尤其是進士科在唐朝享有崇高的聲譽,所以唐人有所謂“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之說。本來是每年春天由禮部負責考試選拔,懿宗的親信則不需要參加禮部考試,直接以“特敕賜及第”的方式被授予進士出身。在殿試還沒有像趙宋時期已經製度化的唐朝時期,這一做法顯然是出於懿宗個人的愛憎。皇帝的敕書代替了禮部的金榜,君主成為賜進士及第者的座主,因為皇帝的恩崇而“登龍門”,所謂“禁門就是龍門,聖主永為座主”,在懿宗時期成為人們嘲諷的話題。
懿宗是一個極端愛慕虛榮、好大喜功的皇帝,這從他尊號的數字之多就可以看出。尊號,就是為了表功名德,每逢皇帝加尊號,一定要舉行隆重的儀式,要向全國頒布詔書,同時舉行大赦。鹹通三年正月群臣給懿宗上了“睿文明聖孝德皇帝”的尊號,但是他感覺還不滿足,到鹹通十二年正月,再上了12字的尊號: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聖廣孝皇帝。唐朝的皇帝中,高祖、太宗都沒有在活著的時候加尊號,此後皇帝上尊號基本上都是4字或者6字,有的達到8字或者10字。玄宗曾給自己加了“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孝德證道皇帝”14字的尊號,並給列祖列宗一律追加了尊號。後來武宗也有14字尊號:仁聖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肅宗時群臣加尊號“乾元大聖光天文武孝感皇帝”,但他在上元二年(761)九月二十一日下詔去掉了“乾元大聖光天文武孝感”10字的尊號,隻稱“皇帝”。後來憲宗的尊號也是10字:元和聖文神武法天應道皇帝。可以看出,懿宗的尊號字數幾乎可以趕上玄宗和武宗,但是就政績或者治國才幹而言,不要說無法與玄宗同日而語,就是武宗他也比不上。
懿宗對待宗室親屬的態度,從對同昌公主的溺愛就可見出他與宣宗嚴格要求宗室的情況明顯不同。同昌公主是他寵愛的郭淑妃所生,選韋保衡為駙馬。公主下嫁之日,懿宗傾宮中珍玩以為資送,他還在京師的廣化裏賜給公主一處宅院,門窗均用雜寶裝飾,井欄、藥臼、槽櫃等都是金銀製作,連笊籬箕筐都是用金縷編織而成。床用水晶、玳瑁、琉璃等製作,床腿的支架雕飾也是金龜銀鹿,其他如鷓鴣枕、翡翠匣、神絲繡被、玉如意、瑟瑟幙、紋布巾、火蠶綿、九玉釵等均來自異域。另外賜錢500萬貫,其他的金銀珠寶不計其數。同昌公主家有一種“澄水帛”,長約八九尺,似布又比布細,色亮透明,光可照人。夏日炎炎的時候將其掛在房子裏,滿座皆覺涼爽,暑氣全無。據說澄水帛中有龍涎,故能消暑。同昌公主用紅琉璃盤,盛夜光珠,家裏晚上光明如晝,駙馬家裏人晚上玩葉子戲,絲毫不受影響。公主出嫁的第二年,不幸染病,不治身亡。懿宗遷怒醫官用藥無效,將其中兩人處死,還把他們滿門都下到大牢。一時間朝野議論紛紛,宰相劉瞻希望諫官能上疏進諫,但諫官迫於皇帝的淫威,無人敢於火上澆油、引禍上身。劉瞻無奈,隻好自己上疏替醫官辯護。果然,懿宗大怒,立即罷了劉瞻的相職,同時,還把與劉瞻關係密切的朝廷官員數人貶斥到嶺南。懿宗為公主舉行了隆重的葬禮,陪葬用的衣服玩具,與生人無異,又用木料雕刻了數座殿堂,陪葬的陶俑和其他隨葬品一應俱全,龍鳳花木、人畜之眾,不可勝計。發喪出葬長安東郊那天,懿宗與淑妃親禦延興門送行並慟哭,又出內庫各數尺高的鹹通九年(868)刻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