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駕崩(2 / 2)

此時唐王朝土地兼並嚴重,全國一半以上的農民因無田而四處流亡,苛捐雜稅繁重,統治集團奢侈無度,加上天災頻繁,階級矛盾異常尖銳,人民大眾煎熬在死亡線上,最終逼得百姓揭竿而起,終於導致了唐末農民大起義。公元875年,山東人王仙芝與尚讓等,首先在長垣起兵。之後山東菏澤人黃巢也於同年聚數千人起事,響應王仙芝。兩軍會合,聲勢壯大。處於水深火熱中的貧苦農民紛紛加入義軍,起義軍很快發展到幾萬人。轉戰山東、河南、湖北諸地,給唐軍以沉重打擊。公元878年王仙芝在黃梅戰死。王仙芝餘部尚讓率軍北上與黃巢再次會合,推舉黃巢為”衝天大將軍”。橫掃淮河南北各地,並乘虛南下渡過長江,鎮海節度使高駢遣將擊敗農民軍。黃巢率軍南下,攻占廣州。然後又領軍北上,不料在湖北為劉巨容所挫敗。黃巢起義軍轉而東進,經安徽馬鞍山采石渡過長江北上。

廣明元年(880年)十一月。黃巢擊潰唐將高駢主力,殺唐將張嶙,直取東都洛陽。唐東都留守劉允章被迫投降。起義軍由洛陽西進,兵指長安東大門潼關。唐僖宗調集京城禁軍和關內節度使之兵拒守潼關,十二月,黃巢率大軍至潼關城下,親臨前線,並以先鋒尚讓繞潼關背後兩麵夾攻。當地群眾1000多人自動趕來挖土填壕,支援農民軍。黃巢起義軍僅用六天時間就攻下潼關,並迅速向長安挺進。

公元881年1月8日,唐僖宗帶隨從宦官倉皇逃奔四川成都。同日傍晚,農民軍占領唐都城長安。同月十六日,黃巢在長安稱帝,建國號為“大齊”,改年號為“金統”。建立了農民政權,屠殺長安城內的貴族和唐朝百官,沒收富豪財產。但黃巢沒有乘勝追擊,也沒有消滅關中附近的禁軍,而是陶醉在勝利之中,使逃到四川的唐僖宗站穩了腳,並集結了殘餘勢力,聯絡各地節度使,向農民軍反撲過來。在起義高潮中一些暫時投降的節度使,也乘機起兵。農民軍沒有根據地,很快陷入唐軍包圍之中。

中和三年(公元883年),黃巢為李克用所敗,關鍵時刻黃巢部將朱溫又以華州降唐,嚴重削弱了農民軍的力量。同年四月農民軍撤離長安,經河南進入山東。中和四年(884年)六月,黃巢在萊蕪以北狼虎穀與唐將時溥決戰,農民軍多數陣亡,黃巢自殺。曆時九年的唐末農民起義至此結束。

平定農民起義後,宣武節度使朱溫,河東節度使李克用、鳳翔節度使李茂貞成為當時最有勢力的三大藩鎮。為唐王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大唐的挽歌已經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