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瞻的奏詞有理有節,無可挑剔。然而皇帝已經陷入了不可理喻裏麵,認定太醫和同昌公主的死有關,他這口惡氣咽不下,決不肯寬容他們的家族,因而對劉瞻的話十分不悅,但礙於他宰輔的身份,總算忍著沒發作,對他的啟奏卻置之不理。見沒有結果,在第二天上朝時,劉贍又聯合了京兆尹溫璋犯顏直諫,措辭更加激烈,和皇帝針鋒相對!見沒有結果,在第二天上朝時,劉贍又聯合了京兆尹溫璋犯顏直諫,措辭更加激烈。這韋保衡為了魚玄機的死對溫璋是恨之入骨,於是就密報皇帝說是這溫璋收受了韓太醫的親族的大量的賄賂,才如此為他們求情的。這下惹怒了皇帝,他大聲叱責二人的犯上,當即降旨,劉瞻調為荊南節度使,溫璋貶為崖州司馬,責令三日內離京赴任,免得他們再在朝堂上囉嗦個沒完沒了。
溫璋雖然有些缺點,也過於嚴酷,但也算是個性情耿直的有才之臣,被貶南蠻之地,著實心有激憤,歎道:“生還逢時,死何足惜!”當天夜裏就在家中服毒自盡。皇帝聽到溫璋的死訊,還狠狠地說:“惡貫滿盈,死有餘辜!”
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在劉瞻離開長安赴任以後,駙馬韋保衡已經大權在握,他與另一宰輔路岩串通一氣,羅織了各種莫須有的罪名,把劉瞻的門生故舊三十多人,一骨腦地貶往遙遠荒僻的嶺南。為了進一步壓製劉瞻,以防再生事端,韋保衡又與路岩合謀,硬說是劉瞻與禦醫同謀,亂投藥石害死同昌公主;昏庸的懿宗已經到了瘋狂的邊緣,也信以為真,又把做荊南節度使的劉瞻貶為康州刺史。此時,韋保衡見皇帝已經是盲目的相信他了,於是趁機鼓動皇帝,將三十多個與自己素來不和的大小官員或貶謫或處死。硬說是他們妒嫉同昌公主與韋家的受寵,而與禦醫勾通,用藥害死同昌公主。
被這飛來橫禍打中的,甚至還包括了宰相和兵部侍郎。其中還包括同昌公主的姑父於琮,與韋保衡同為駙馬的他不僅輩份比韋保衡高,而且人品才學也遠遠超出其上,無論是朝廷還是宮廷,或是堂堂的史書,人們對他的評價,遠比貪財好權的輕浮少年韋保衡高明得多。因此也一向是心胸狹隘的韋保衡嫉恨的對象。本來這於琮的為人無可挑剔,但是這韋保衡掌權之後,有些向來知道他不服於琮的小人便向他獻媚,韋保衡也探聽到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消息!
原來當初這於琮得到的肉靈芝是一對,一個巨大,一個偏小一些,於琮知道這是奇藥,每日喝浸泡肉靈芝的水可以強身健體,百病全無,於是就有了私心,將那大的暗中留下,進獻給皇帝的卻是那小一些的。
本來就無可厚非的事情,他隻是想自己留下一點,這也沒有什麼,但是這同昌公主因為沒有吃到肉靈芝死了,這件事可就大了。韋保衡雖然不知道同昌公主進宮之後,明明是取治病的卻吐血回來,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韋保衡心思縝密,還是打聽了一番的,當日的事情雖然隱晦,但飛霜殿的太監還是知道一些的,韋保衡這才明白這皇帝怎麼會對同昌公主的死如此的痛心,這裏麵有著濃濃的愧疚和不安啊!
韋保衡知道了這於琮沒有將肉靈芝全部進獻,當然不會放過這大好時機了!韋保衡馬上將這件事告訴了皇帝,皇帝一聽,當時就怒不可遏,若是於琮將這肉靈芝都進獻了,同昌公主絕不會就這樣死了的!
於是就這樣,韋保衡藉著同昌公主之死,將於琮一家親友都遠遠地發配到了荒涼的南疆。
於琮的妻子廣德公主是一位賢妻,她知道韋保衡仍舊不甘心就此放過於琮,當她明白自己無力挽留丈夫的時候,便向皇帝請求,讓自己隨丈夫一起去韶州,以便照顧他--公主妻子緊隨身邊,韋保衡果然無法再向於琮暗算下手。於琮總算保住了性命。
不過,韋保衡並沒有保住乳母,因為皇帝不讓!他覺得這些人都應該給同昌公主陪葬!於是又將眼光轉向了同昌公主的侍叢,他認為陪著同昌公主嫁入韋家的宮婢保姆沒有盡到保護之責,又逼著他們也自殺。並讓同昌公主的奶媽陪葬。
在韋保衡的操縱導演下,一通血腥的屠殺放逐之後,認為總算為女兒報了仇的皇帝將同昌公主追諡為文懿,並開始策劃一場浩大的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