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迷案一角(2 / 2)

不知老臣的意思,大王是否已經明白?”

白起根據所知進行了一連串的分析,不過他沒有直接把最後的結果點出,而是讓秦王去做最後的判斷。如此一來,無論結果如何,都是秦王的授意,與他並沒有一絲關聯,範雎也無法遷怒與他。

秦王聽完白起的剖析感覺很有道理,主要是最後對於人性的把握,沒有誰是可以平靜的麵對陰間鬼怪的。即便是受命於天周天子,也終究會逝去,不可能長生不死,想當初先王率領大軍直逼洛陽,周天子對於先王很是敬重,害怕先王一怒之下,血洗洛陽,那就更不必說常人對於鬼怪的反應。

範雎在聽聞白起分析時便察覺事態不妙,一時又無變通之法,再加上白起邏輯合乎情理,根本就無法反駁,而剛剛自己的質問又為白起提供了輔助,所以讓秦王更加相信白起的推論……

嬴稷思慮很快就已經有了結論手一揮,下令:“來人,把負責押運糧草的呂副將帶上來!”後嬴稷又詢問白起:“大將軍,不知呂副將是如何安排這一場陰謀的?”

白起見秦王已經在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便繼續說道:“啟稟大王,呂副將恐怕還不是這場鬼謀的布局之人!呂副將是在五年前入我大秦,經過三年的軍功積累,一步步成為了右副司農,負責軍隊前線供給的補充。大王莫是忘記五年前正是我大秦與趙進行決勝的長平之戰,經過調查呂副將恰巧是在長平之戰後一個偶然的時機入我秦軍中,他本就是趙國人!

他可能是在趙王的授意下潛伏在我秦之人,想要打入我秦內部傳遞未來戰地情報,以在戰場上扭轉乾坤。而清明鬼兵一案的發生,他並不知第三方是誰,但是卻對趙國有利,於是他加以利用,想把我等視線轉移到陰陽鬼怪之上,如此就可擾亂軍心,摧毀大秦將士的心智,使其在戰場上滋生畏懼感,最終導致兵敗以解救趙國困境!

或許大王會疑問:既然呂副將是趙人,又負責我大秦前線的供給,為何不在供給上下毒或是做手腳,直接毒殺數以萬計的敵人?因為這樣做,會輕易的查到呂副將身上,風險太大,況且會招致我大秦的怒火,更加瘋狂的攻擊趙國。所以他不會輕易冒險,而像這樣無緣無故的遺失補給,就會讓我大秦的戰敗變得更加合理;讓我們相信趙國再次快速的崛起;讓其餘諸侯五國不敢舉兵犯境!”

“哈哈……有大將軍在真乃我大秦之幸!如此隱晦的深意也能夠被大將軍清晰的分析出來,若不是大將軍睿智,這次伐趙恐怕會困難重重!”

範雎上前一步,“可是我們都忽略一點,上將軍所說呂副將並不是陰陽鬼怪的主謀是誰,也就是說,補給終究是被陰陽鬼怪劫取!”

範雎的提醒讓大殿本來稍微愉悅的氛圍再次冰涼。

“請大王放心,老臣先前的承諾依舊有限,三日之後,定會把陰兵鬼怪徹查清楚,了結此案!”白起及時的表明心意,可以說是他洞悉秦王微表情,而且通過範雎“好意”的提醒明白此事並沒有結束!

呂副將在兩名兵士的看護下來到大殿上,他跪在地上向秦王請安。不過他也能夠感受到此時大殿上氣氛的冷縮,仿佛置身於冰層中侵徹心骨。

“罪臣護糧不利,請大王責罰!”

“呂副將,本王並非專橫,你能否再把當夜的事件細無巨細的重新陳述一遍嗎?大將軍和丞相有幾處疑點,若是得到答案就可以調查清楚這樁案件,你也就不用心懷愧疚!”

呂副將於是開始重複當時的情形,其過程中白起詢問了陰兵的樣貌和裝扮以及攻擊人的方式。秦王看到白起示意,就明白了之前的分析絕無錯處,對呂副將也就有了警覺之心。

秦王緩緩走下高台,“嚓”一聲抽出佩劍抵至呂副將脖頸處,問道:“本王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希望你能夠說出實情!本王的寶劍已經塵封多年不曾飲食鮮血了,不知是否如初鋒刃?”

鋒利的劍刃在脖頸處,隻要稍稍用力就可以割開喉嚨,讓血液噴湧而出,不單死者感受不到任何的痛楚,還會在死前保留兩息的神智,看到自己的鮮血噴湧!

呂副將沒有一絲恐慌,雙手抱拳,“大王,臣所言句句屬實,不曾隱瞞!”

“五年來你為我大秦盡職盡忠,沒有出現過任何的閃失,所以才能自步卒一路得到上將軍的賞識,提升為右副司農……你應該明白我的意思!”範雎先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