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一個月中,近畿,難波又開始了大變化,李捷總是這樣,到哪兒就建設到哪。
已經化為廢墟的飛鳥京如今又開始重新煥發生機,一個個本土豪族,新冊封的大名紛紛把家眷族人搬到這裏來,一片片仿照大唐的建築風格亭台樓閣占據了曾經倭國舊時代公卿遺留下的廢土瓦礫,偌大的城去都在新貴的一片破土聲中喧囂著。
不過,緊挨著飛鳥宮地段最好的一大塊土地還是留給了李捷兄弟二人,爭相討好的一個個新冊封大名主動的出人出物,閩王府的建設被提上第一日程。
不過嘛,剛建設好的東園李捷卻沒入住,反而改了一塊大牌子掛在大門口,崇文館!
從飛鳥之戰第二天開始,可憐的秦卿丫頭又暈乎乎登上船,替李捷搞起了夫人外交,去江南世家那裏拉壯丁,飛鳥之戰所帶來的影響,以近畿為輻射一直到東天皇所在的美濃國不破關以南,大半個倭國真是風起雲湧,四方來投,需要管理的地方也越來越多,這年頭哪怕寒門士子都是個寶,李捷手頭官員的額度可缺的太多。
不過,李捷低估了華夏人當官的熱情,原本以為倭國偏遠,願意偷偷來做個連名分都沒有的官不會有幾人呢,沒想到秦卿一去就在江南各世家引起了轟動各大世家還在科舉苦苦求官的年輕人簡直叫個風起雲湧,放高了條件第一船尚且拉回來了五百多士子。
比新設立的州縣還要多。
經過了十來天的培訓,由閩王鐵林軍官以及齊王府軍官出任武官,招募當地倭人為府兵,文人士子作為縣令,關西一帶二十來各國,閩王府直轄的各個聚居點終於以縣的名義下派了主官副手,建立起了唐式統治,不少大名領地還有士子被派去作為家老顧問,幫助大老粗出身的大名們管理領地,官額分配光了,還剩下一百多個士子沒法安排就業,最後,頭疼的李捷幹脆大板一拍,大力發展教育事業!
要把原來一心當官的士子轉變為沒有權利的老師可不容易,沒辦法,李捷犧牲了自己的住宅,現在還住在城外的軍營中,把王府騰出來作為崇文館,還授予了那些士子唐師的稱號,在近畿以及派駐的各地崇文館分館專門設立了職方田。
以往倭國可需要千裏迢迢派遣遣唐使去大唐學習,如今有上門來教習的,各地的倭國豪族也是真給麵子,吹鑼打鼓送自家子弟到崇文館進學,尤其是新冊封的大名們,原本出身底下的更需要些文化氣息來裝點門麵,一個個唐師唐師叫著,收禮拿到手軟,可算也把這群傲嬌的士子留在了倭國。
如今關西基本平定,四國島上的氏上舊貴族已經奄奄一息,九州島上新晉的大名們還在於前倭國朝廷勢力進行著浴血弑殺,各地土地還在清點,各大名的軍隊也在閩王府的同意指揮下進行著陣戰訓練,一切走上了正軌,李捷自己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
走在飛鳥城的大街上,照比以前等級森嚴的飛鳥城,如今倒是熱鬧輕鬆了許多,原本就算全盛時期,飛鳥京居住的大部分還是氏上貴族及其臣仆,等級森嚴拘謹的很,如今,李捷經商起家,跟隨他身後的永遠是商人,士子還沒到呢,閩國,齊州,江南的大商戶倒是來了不少,在飛鳥城內仿照西市專門給他們修建了一處唐市商業區,商戶來來往往,滿街都是唐服,一派繁榮景象。
唯一可惜的是,運來的綾羅綢緞,珍奇珠寶之類,各位新晉大名,倭國的權貴才剛剛開始自己當家沒收刮幾天民脂民膏,囊中還羞澀的很,每天一大群穿的土裏土氣的官太太來看的不少,買的卻沒幾個,氣的一個個店主咬牙切齒直跺腳。
難得李捷領著自己家兩個妞,長孫織與裴瑩上街,兩個真正的金主閑逛著,一群老板在這種氛圍下卻也不熱情了,弄得倆妞也是光看不買,難得自己媳婦不敗家一次,跟在附近,李捷則是滿臉幸災樂禍的樂陶陶笑著。
要說飛鳥京中過的最瀟灑的卻還是江南來得士子們,拿著優越的工資,每天一下班就去唐市西秦樓瀟灑,吟誦兩句酸詩,還引得啥都不懂的土包子倭人驚為天人,在自在不過了。
不過自古以來,最難管住的就是文人一張臭嘴了,這不,剛灌了兩杯清酒,臉一紅,也不知道一群閩王府的幕僚還是崇文館的唐師,就又開始酸了起來,為首一個長得跟詩仙李白鄰居家李黑差不多的文人士子就開始了感慨。
“要說閩王殿下征討異國,武功是達到了鼎盛,不過文治就差了許多,而且動則殺戮,實在太過野蠻殘暴了,就比如這飛鳥京,在下由唐地前來此處可是聽說了,那一夜陷於戰火,十萬公卿百姓死於刀劍之下,若個卿卿佳人埋骨荒野,實在是令人扼腕歎息。”
“是啊是啊,閩王如此殘暴,恐怕氣數不長,還拒絕人言,前兩天老夫一同僚到閩王府覲見,勸誡閩王向善,不要妄加殺戮,結果被大棒子打了出來,真真的斯文掃地,斯文掃地!”另一頭,文文弱弱的奶油小生,難得留出兩縷胡子,就開始自稱老夫裝逼的士子也是感慨著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