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南北戰策(二)(1 / 2)

天佑二年九月,燕軍頂著巨大的風險,發揮內線作戰優勢,從高平戰場抽調主力北上,發起北線戰役。此役集結滄州軍、魏州軍、營州軍、趙州軍及懷約聯軍五大主力,並以六十個補充營為輔助,總兵力共計九萬餘人,全數秘密投入襄垣戰場。

其中,野戰步卒四萬三千人,騎兵一萬七千餘騎。連同本來就布置在襄垣的趙在禮所部騎兵,整個燕軍的所有成建製騎兵全部集中於此,一舉超過了兩萬騎!這是近百年來大唐所能集結起來的最大規模騎兵集團,也是整個河北的全部機動力量。

九萬燕軍將襄垣戰場分割成南北兩個交戰區域,其中滄州軍、魏州軍、營州軍、趙州軍、懷約聯軍馬廂並配以二十個補充營組成南集團,以近七萬人的優勢兵力布設伏擊圈,將周德威率領的兩萬餘人包圍在襄垣以北五裏外;懷約聯軍步廂及配屬的四十個補充營組成兩萬六千兵力的北集團,在南溝河通道南端建立攔截陣地,阻擋李嗣昭、李嗣源所部對周德威的馳援。

周德威在包圍圈中堅守一日一夜後,經過這一天一夜的交手,他已經深刻意識到,在燕軍的攻勢下,自己能夠堅守的時間恐怕不會太久。麾下三王聯軍的士卒都是老河東軍出身,和梁王的宣武軍打過無數硬仗,一個對一個廝殺,周德威自信絕不比對麵的燕軍差,甚至一個對兩個都毫無問題,可大軍交戰,誰給你機會一對一?

周德威之前就見識了燕軍的組織能力,數千名燕軍逃兵在自己兩萬多精銳的包圍中愣是堅持了十多裏地,那個時候他就已經對這支軍隊感佩不已了。但這一天一夜堂堂正正的交手中,他才意識到什麼是燕軍的真正主力。

弩車密集發射、大箭精確覆蓋,還沒衝到人家麵前,士卒就倒下了三成。好不容易衝上去白兵交鋒了,人家前幾排站的全是鐵甲重兵,戰陣極其緊湊,組織極其嚴密,那一排排如林般的鐵槍層次鮮明、錯落有致,殺人效率極高。

最令周德威膽寒的是,燕軍戰陣配合非常嫻熟,自己麾下士卒賣了老命衝過去,經常被人家小範圍內的變陣簡簡單單合圍,霎時間就死傷慘重,甚至全軍覆沒。

就那麼一天一夜之間,周德威就損失了兩千餘人,尤其是正麵和自己硬撼的燕軍,超過六成的損失都是他們下的手!這支燕軍旗號為滄州軍,周德威聽說過他們,主將叫鍾韶,據說個子矮小,但卻是個吃人血的狠手,大大小小指揮過數十仗,從河北一直打到關外、渤海、新羅,又從遼東打回來,折騰到了淄青,沒想到居然在這裏碰上了。這個矮子指揮的滄州軍是河北一等一的頭號主力,前身是燕王李誠中起家的老底子平州軍前營,契丹人、渤海人、新羅人都被這支軍隊征服過,後來還幹淨利落的擊敗了魏博牙兵,聽說在淄青戰場上,梁王大將朱友寧也在這支滄州軍手下吃過鱉。

其他兩個方向的燕軍也不弱,營州軍和魏州軍,營州軍就不用說了,頂著燕王當年功成名就的老番號,魏州軍也不簡單,據說吸納了很多當年那支魏博牙兵的殘餘,戰力也相當彪悍。

唯一沒有接仗的就是東麵,那裏是燕軍給自己留下的出路,可這條路同樣不好走,懷約聯軍的馬隊就一直釘在那裏。

這一天一夜之後,周德威已經深刻意識到,不能這麼打下去了,這麼打下去,等於將黑鴉軍騎兵和其他步卒綁在了一處,完全發揮不了自己騎兵機動的能力。隻有改變打法,將黑鴉軍騎兵帶出來,跳出這個固定的戰場,伺機尋找戰機才能改變眼前被動的處境。

周德威以心腹統帥步卒,吩咐步卒就在此地堅守,他親率黑鴉軍精騎為主力的五千騎兵開始向東麵衝鋒,準備先突出來再說。

當周德威的騎兵開始向東麵突擊的時候,不少步卒軍官帶領麾下士卒準備跟隨周德威衝出去,但他們怎麼可能跟得上騎兵的腳步?轉眼間便被趕到的燕軍趕回了包圍圈中,這一刻,整個包圍圈才算真正合龍。

周德威不忍回首,狠下心來催促騎兵不停向前,他也確實沒有辦法解救包圍圈中的部下,先不說以騎兵衝擊戒備森嚴的重步兵大陣是否可行,單是半裏外虎視眈眈的燕軍騎兵就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燕軍騎兵放開了黑鴉軍騎兵突圍的道路,但並不代表著周德威突圍成功,實際上他離安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黑鴉軍騎兵的兩個側翼,各有數千燕軍騎兵正在伴隨著他們前進的方向一同奔行,隨時做好了攻擊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