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決戰上黨(十八)(2 / 2)

平丘大營向南大約五裏多地,則是駐紮著燕軍騎兵的郗家煙村,由郗家煙村向北至平丘的這片開闊地帶,便是石峪通向襄垣的南溝河通道。

周德威知道,要想攻打襄垣,必須徹底將南溝河通道拿到手上,也就是說必須打破燕軍在平丘和郗家煙村構築的防禦壁壘。通過自己的親身查探,再結合李嗣源這段時間以來觀察到的燕軍軍情,周德威判斷,平丘大營的燕軍駐兵在一萬至一萬五千人之間,郗家煙村的燕軍騎兵則有四千左右。

當然,這個數字隻是初步判斷,具體是否如此,還需要實兵試探。可惜李嗣源自從收縮於石峪大營後,一直沒有出兵摸過燕軍底細,白白浪費了半個多月的時間,讓周德威也很是惱火和無奈。

周德威的實兵試探分為兩部分,其一是派出少許兵力,圍著燕軍平丘大營的北、西、南三個方向輪番進攻,尋找燕軍的防守薄弱點,同時通過燕軍的防守力度來估算對方兵力。

其二是派出騎兵對郗家煙村進行牽製,以掩護自己對燕軍平丘大營的試探性攻擊。他和李嗣昭帶兵來到石峪後,三王聯軍的騎兵達到了五千餘騎,其中有一半是以前老河東軍中的黑亞軍精騎。憑借這股騎兵軍力,周德威有信心徹底壓製住燕軍騎兵。

九月四日,石峪大營大開,三王聯軍出動六千步卒,從三個方向展開了對平丘大營的試探攻擊。李嗣昭在北、李嗣源在南,周德威本人則負責正西方向,同時他還承擔著居中調度的責任。

試探性攻擊的兵力密度要求不高,但需要投送的頻次卻很大,所以周德威將軍士分成小隊,以百人為一攻擊波次,向著平丘大營殺去。因為和燕軍相處比較熟悉,老河東兵卒都知道對麵的敵人裝備奢華,尤其是箭矢攻擊力很強,除了箭矢外,老河東兵卒也大概聽說過燕軍的投石車和弩車非常犀利。所以進攻的時候,隊形都分得很散,百名兵卒又分成十多組,相互間隔有距。

以這種方式攻擊,燕軍果然沒有使用覆蓋性的箭陣,也沒有動用投石車和弩車,哪怕燕軍裝備再奢華,也幹不起如此虧本的買賣。所以三王聯軍很快就進抵平丘大營營寨之外,一邊以盾牌防止冷箭,一邊破壞和拆除營柵前的鹿角和木砦、絆索、陷坑等攔阻設施。

燕軍則組織弓手登上箭樓近距離狙射和幹擾,間或投上一兩個油罐,以火箭點燃,起到阻嚇的作用。

攻防雙方都在不緊不慢的交鋒,進攻者對防守設施的破壞效果相當有限,防守者對攻方士卒的殺傷也不明顯。試探性作戰沒有三五天是結束不了的,這種戰鬥比較枯燥,也很考驗雙方的耐性。

周德威和李嗣昭壓陣的西、北兩個方向試探的力度還算合適,但李嗣源指揮的南方就明顯要馬虎得多。韓軍往往鑼鼓喧天,高呼著衝到距離營柵百步之外便掉頭折返,聲勢驚人,卻沒有什麼實質意義。因為在李嗣源的心裏,隻要安重誨騎兵突襲黎城得手,眼前的一切都毫無意義,打不打這座營寨屬於無關痛癢的事情。

對於李嗣源的作為和想法,周德威沒有深究,反正是試探性攻擊,隻要能夠幫助自己估算敵軍的守備兵力和防守重點就可以了。周德威這幾天真正牽掛著的是對郗家煙村燕軍騎兵的牽製作戰。

周德威明麵上派了六百騎,大模大樣的擺在郗家煙村外,堵住了燕軍騎兵北上的路。不管李嗣源是不是真的畏敵如虎,周德威認為,至少李嗣源有一點考慮是正確的,沒有騎兵掩護的情況下,強行攻打燕軍平丘大營,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燕軍騎兵從郗家煙村向北,隻要一炷香的工夫,就能直接衝到平丘,給正在攻打平丘的大軍攔腰來一記橫撞。

周德威用六百騎去堵郗家煙村,隻是一個誘餌,實際上在石峪的一處高地後麵,他隱藏了三千黑鴉軍精騎。他很希望郗家煙村的燕軍騎兵出營咬餌,到時候黑鴉軍出其不意的殺出來,有九成的可能取得較大的戰果。

可惜連續三天,周德威都沒有等來燕軍騎兵,似乎郗家煙村的燕軍騎兵指揮者對平丘大營很有信心。於是周德威隻能暫時放棄了伏擊燕軍騎兵的計劃,他準備將這一計劃推遲到全力進攻平丘大營的時候再進行,一邊猛攻平丘,一邊等燕軍騎兵上鉤,到時候看看那個叫趙在禮的家夥還忍不忍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