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決戰上黨(十七)(2 / 2)

把守北門的主將是李嗣昭麾下大將唐禮,唐禮也看清了李存勖的麵容,不禁驚駭莫名,口中慌不迭連聲道:“快!快啊!放箭!快……”

一隊弓手摘弓扣弦,密集的箭雨攢射李存勖,卻被李存勖的親衛用盾陣擋住。李存勖喝道:“衝!”盾陣向著唐禮的方向壓過去,李存勖提刀在後,口中大笑:“姓唐的,如非你在後麵鼓舌如蝗,李嗣昭怎敢行背叛之事?今日取你狗命,速速納命來!”

唐禮臉色如土,喝罵著軍士上前抵擋。但李存勖凶名在外,普通軍士早已如雷貫耳,此刻又見他殺人如斬草芥,哪敢上來送死,紛紛向兩側躲開,將唐禮露了出來。

唐禮轉身想跑,卻被身後人群阻滯了腳步,李存勖躍出盾陣,大步流星闖入人群,如拎小雞般將唐禮提了出來,雙手倒摜,唐禮以頭嗆地,腦殼盡碎,一命嗚呼!

李存勖站在守軍人群之中,單臂持刀,向四周一指,冷笑道:“某乃李亞子,今日收複武鄉,還有哪個敢來試試某的刀鋒!”

在李存勖逼人的目光中,守軍一個個撒下兵刃,單膝跪地,紛紛道:“亞子將軍,某等願降!”

拿下北門沒有多久,李小喜便派人來請李存勖,說是抓住了隰州刺史張瑰。

李存勖布置好了北門防務,便趕往武鄉縣衙,李小喜、郭崇韜、紀文允、張景韶、頡木裏、安重蒙等人都已經到了,座中還有一人,卻是剛剛被郭崇韜勸降的張瑰。

張瑰是在縣衙中被李小喜堵住的,連甲胄的絲絛都還沒有係好,就被衝進來的幽燕保安軍綁了個結實。他和李紹宏、唐禮不同,李紹宏和唐禮對三王自立十分雀躍,他卻從內心深處不願河東分裂,當日李存勖從晉陽逃到潞州的路上曾經被張瑰領兵堵住,若不是張瑰放行,李存勖很有可能逃不出來。

因此,郭崇韜一見抓到的是張瑰,便央求李小喜放人,並親自勸說張瑰降順,張瑰當即便答允了。

張瑰一見李存勖,立刻跪行大禮:“殿下……張某……罪人啊……”

李存勖雙手攙扶:“張刺史,快快請起。過去的事就不必再提了,怪不得張刺史……再者,若無張刺史高抬貴手,某已活不到今日。張刺史今後不必稱某‘殿下’,某已向燕王請辭晉王之爵了。”

不提張瑰心中如何百感交集,李小喜見人都到齊,當即通報軍情,其中有什麼不清楚的,都被座中的張瑰一一補齊。

原來李從珂兵敗被俘後,李嗣源收縮軍力於石峪,消息傳到武鄉,讓李嗣昭和周德威深感鬱悶。他們向李嗣源建議,希望李嗣源撤回武鄉,坐觀高平戰局後再做他想。可李嗣源心裏還盼著安重誨出奇兵挽回戰況,哪裏肯舉兵後撤,於是以各種理由拒絕了李嗣昭和周德威的提議,並且將自己的情勢說得加倍危險,甚至幹脆就說已經被敵人咬住,根本撤不回去。

李嗣昭很生氣,想停止對李嗣源的供給,逼迫他撤離石峪,但卻被同樣生氣卻不失理智的周德威阻止。

按照周德威的說法,河東之所以鬧到現在這個地步,雖然脫不了老晉王李克用的猜忌之嫌,但三人的作為也並非無可指摘。且不論誰對誰錯,如今天下大亂,李嗣源和他們倆畢竟同出河東一係,想要在這亂世中立足,必須守護相助、同心同德,否則將來滅燕之後如何應對梁王的擠迫?

周德威建議,不能眼睜睜看著李嗣源在襄垣戰敗,既然李嗣源形勢不妙,幹脆就前去支援,不僅要支援,還要大力支援。周德威的意思是,幹脆集中全部主力,猛攻潞州,趁燕軍主力在高平僵持之際,一鼓拿下整個潞州。潞州卡住了通往河北的要道滏口陘,到時候梁王想要進攻河北,還得看他們兄弟三人的臉色,如此才能在梁王麵前直得起腰來。

最終李嗣昭被周德威勸動,盡起精兵主力,向石峪而去,留下張瑰、李紹宏和唐禮把守武鄉。這就是以往的經過,也是李小喜、李存勖能夠如此輕鬆攻下武鄉的主要原因。

攻下武鄉,意味著整支三王聯軍都被包裹在了武鄉和襄垣之間,燕軍的形勢可謂一片大好,現在就看下一步該怎麼吃掉著五萬多人了。

對此,郭崇韜提了一個建議,封閉武鄉,不使軍情外泄!之後還包涵若幹計劃,謀動之大,超乎想象!

但如此大的謀劃顯然不是在武鄉的這幾個人能夠決定的,所以李小喜派人由濁漳河穀小道急速返回,向潞州戰場臨時總指揮周坎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