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情況是,鳳翔要求西川退出部分隴右的地盤,平盧希望宣武歸還沂州,吳越對淮南蠶食的部分州郡也有所期盼,同時還有未來楚國、荊國之間的詳細界限也存有爭議。因為這些原因,梁王一直在努力調解,所以會盟的日期就此延後。
韓延徽當然不知道這些情況,但對會盟推遲感到很高興。
李振又隱晦的提及了衛州,希望盧龍方麵能夠將衛州首先讓出來,以示誠意。韓延徽表示需要向燕王稟報後再定。
李振離去後,韓延徽徹夜未眠,一直在思考接下來怎麼瓦解這次的東都會盟。不過想來想去,他都覺得非常棘手,感到希望相當渺茫。不過人既然都到了洛陽,就要勉力為之,就算再難,也要盡些努力才是。
第二天梳洗已畢,韓延徽開始了拜訪之旅。他的第一個拜訪對象,就是平盧王師克。
王師克住在忠順坊,韓延徽帶了一個親衛出門,首先抵達忠順坊口,被平盧軍值守軍士阻攔下來。他讓值守軍士進去通稟,就在坊外等候。
平盧軍和盧龍軍聯合作戰快有兩年,韓延徽曾經去過博昌,見過王師克一麵,當時雙方詳談甚歡,也算薄有情麵。韓延徽昨夜已經思索過今天見麵後應當怎麼說話,在他的考慮中,應該盡可能委婉的詢問對方此來洛陽之意,應當多提往日裏兩軍的同生入死,而少去指責對方私下裏的“背盟”。最好能夠達成兩軍同進同出的約定,將已經出現裂痕的關係重新修複妥當……
正在反複考慮一會兒見麵後的言辭之際,值守軍士出現在了坊口。韓延徽重新整束,等待著進入忠順坊。
“這位韓使,某家將軍出門拜訪去了,不曾在內,韓使請改日再來。”值守軍士客客氣氣的抱拳致歉。
韓延徽一愣:“卻不知去了何處?拜會的何人?”
值守軍士搖頭:“這卻不知,某等小軍,也未敢妄言。”
“既如此,你家將軍回來後,請至洛陽館驛知會某一聲,某再來拜望。”
“韓使好走。”
韓延徽跨上馬,離開了忠順坊,頭一次拜會便沒見到人,心中感到幾分遺憾,於是打聽了積善坊的所在,準備去求見岐王李茂貞。
剛出忠順坊,一旁的親衛忽然向韓延徽道:“韓都虞,王將軍應當沒有出門。”
韓延徽皺眉:“此言何意?”
親衛道:“去年咱們去博昌,都虞在堂上與王將軍敘話,某等在堂外等候,與王將軍的親衛認識,後來還一起飲過酒。某適才看坊內有此人現身,轉過一處巷口不見了,雖然有些遠,但瞧得真切,就是王將軍的侍衛班頭,他酒量很好,某被他灌倒過,絕不會認錯。某記得他曾經誇口,說很得王將軍信任,王將軍無論去哪裏,都會帶上他,他還說王將軍要收他為義子……”
韓延徽深深吸了口氣,冷哼一聲之後便沉默不語。 親衛見他神色不預,便不敢繼續說了。
拐到了積善坊口,這裏同樣布置了鹿角和木砦,有大群軍士甲兵整齊,虎視眈眈的戒備著。
韓延徽上千,便有兩名鳳翔軍卒迎了出來:“二位止步,此處為鳳翔軍駐地,不可擅闖!”
韓延徽策馬上前,口中道:“請貴軍傳稟,就說有故人來訪,求見岐王殿下。”
鳳翔軍卒問:“可有名謁或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