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元年的十二月,一條條壞消息紛至遝來,絳州城內人心浮動。
首先傳來的是從山南東道發回的軍報,西川軍王宗弼、王宗阮攻略峽州之後,在荊州當陽境內停下了東進的腳步。西川兵和荊南兵不僅沒有交戰,反而很有默契的調轉方向,向北齊頭並進。西川兵北掠房州、均州,荊南兵則劍指襄州。
駐守房州、襄州的宣武軍一麵組織兵力抵擋,一麵飛報絳州行在,山南危急!
十二月上旬,淮南大將李神福率兵一萬,兵出壽州,攻占了符離,大將王茂章率軍兩萬,北進下邳。宣武軍楊師厚和李暉大踏步後撤至徐州,急招各軍支援,淮泗一帶的宣武軍都在向徐州彙集,準備與淮南兵展開大戰。
十二月中,剛剛緩過氣來的岐王李茂貞以郭啟期為將,率兵南下,攻略鳳州。若是鳳州丟失,就等於斷了秦州與河南的聯係,隴右的戰馬便再也無法運抵宣武。同時在秦州主持馬政的張存敬和李思安也將麵臨補給中斷的危險。
十二月下旬,河東軍對翼城發動的猛攻終於見效,李嗣源義子、有河東小亞子之稱的李從珂第一個先登,白刃攻上翼城城頭。朱友恭部再也支撐不住,棄城而走,狼狽敗退。河東軍的旗幟終於出現在絳州城下。
絳州城內氣氛倏然緊張起來,文武軍將們都惶惑不安,多少年了,宣武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危急的局麵,難道十多年來長盛不衰的宣武軍即將轟然倒塌了麼?
十二月底,上黨傳來的一個消息如平地驚雷一般,徹底驚呆了絳州城內的滿城文武。盧龍軍一戰而破高平,州城已為孤城,若是州城丟失,則整個澤州都將失去,盧龍和河東聯軍即可肆意南出太行,威逼東都!
高平如此堅城,侯言又是宣武軍中有數的大將,野戰就算不敵盧龍騎兵,但兩萬人坐守高平,應是萬無一失之局,怎麼就會丟了呢?就算盧龍軍戰力確實強悍,可高平後麵還有澤州城內的賀德倫隨時可以應援,賀德倫為何坐視高平失守?
敬翔焦急等待著後續消息,又過了兩天,賀德倫的詳細軍報才正式送到。敬翔立刻迫不及待的展開閱覽,看罷多時,緊皺眉頭,良久不語。
賀德倫在軍報中稱,幾個月來,他和侯言二人一直秉持當年葛從周的上黨戰略,即以高平為前角,以澤州為後盾,發揮兵力優勢,穩紮穩打,限製敵軍騎戰。因為高平是上黨重鎮,極難攻克,故此幾個月來,宣武軍成功的頂住了盧龍軍的攻勢,並且同時牽製了部分河東軍,將戰線確保在丹朱嶺以南。
其間,盧龍軍曾三次攻城,賀德倫親率大軍增援,連續三次擊退了來犯的盧龍軍,斬首上千雲雲。
賀德倫在軍報中大篇幅描述自己的戰功,令敬翔看得十分不耐煩,但他還不得不看下去,生怕錯漏一點消息。
緊接著,軍報中筆鋒一轉,賀德倫說十二月十五這天,高平沒有依照慣例向澤州報安,於是他本人很警惕的向高平方向派出信使詢問。可是信使回來後卻說靠近不了高平,周圍全是盧龍騎兵,高平已經被圍了。
看到這裏,敬翔連忙調閱之前上黨地區的軍報卷宗,統共十八份軍報,其中有八次提到敵軍兵力。關於河東軍的兵力有三次提及,都是兩千至三千人,敬翔估計這是個實數。至於盧龍軍的兵力,則有七次提及,故此宣武方麵的認知裏,上黨的敵軍作戰主力是盧龍軍無疑,這也是共識。
在提及盧龍軍兵力的軍報中,隻有第一次說是數千人,其餘六次都說是萬人以上,具體多少,卻從來沒有一個準確的範圍。但騎兵兵力卻說得很明白,大致在三千左右。敬翔按照宣武將領的誇大習慣,將這個數字抹去一半,得出了一個令他很震驚的數字。
盧龍軍上黨地區投入的總兵力為五千至七千人,其中騎兵為一千五百左右。
盧龍軍手中隻有這麼幾千人,就敢圍攻戰兵上萬、總兵力兩萬有餘的高平?!敬翔呆了片刻,繼而勃然大怒,憤怒中還帶有幾分悲哀——從什麼時候開始,盧龍軍在麵對宣武軍的時候,表現得竟然如此輕蔑了?
壓住怒火,敬翔回過頭來繼續翻閱賀德倫的軍報,隻見軍報中說,信使回來後,賀德倫當即點起一萬人馬支援高平,可是走到半路上,就遇到了從高平潰散出來的敗兵。賀德倫無奈之下,隻得收攏潰兵,繼而又連續三次擊退盧龍追兵,斬首數百級,然後穩穩的撤回了澤州城。
敬翔再次愕然,數千人圍攻數倍兵力的堅城,一天就拿了下來?這怎麼可能!於是他加快了速度,跳過那些賀德倫描述自己如何臨危不懼、穩住澤州形勢的文字,直接查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