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秋收在即,因了燕王派軍赴平盧作戰,牽製住了朱氏小兒,咱們的收獲有望增加,但咱家估算過,缺口仍然不小。昨日咱家前往館驛拜會韓都虞,探詢燕王之意,韓都虞言道,燕王仍然會對咱們河東輸糧,不僅輸糧,而且還會支應各種緇用,總數不減,仍然在五十萬貫上下……”
座上郭崇韜忍不住插言道:“張監軍,某上次曾與監軍談過,今年咱們河東糧食收獲有望超過去年,缺口會下降,能否請燕王將部分糧食以軍甲衝抵?”
郭崇韜為晉王府典謁官,素有智謀,為晉王近臣幕僚,如今掌軍甲打造、分配等事務,對這一點尤其上心。自去年接收了數批盧龍節度府送來的刀槍甲弓之後,一分發給軍中使用,便深受諸將好評。節堂之上的許多將領都多次找過他,想要多領取一些,奈何這些軍甲都產自幽州,不是他治下作坊和工匠們所造,實非郭崇韜能定。
郭崇韜的話一出口,立刻引來堂上一片交口稱讚。
“不錯,盧龍軍甲確實堪用,比咱們自己的強很多……”
“刀口很利,鐵槍也足夠鋒銳,軍士們多有讚譽……”
“弓弦也耐用,箭矢很直,射的遠……”
“正是!所有箭矢都如一個模子裏出來的,很是邪門!”
張承業一笑,自袖中抽出一張薄薄的方形黃紙,向諸將展示,然後又遞給晉王。晉王接過來一看,上麵印畫著一些稀奇古怪的符文,還有幾行數目字,正中間的幾個字個頭較大,一望而知——當債百貫。
晉王還在琢磨,就聽張承業解釋道:“昨日韓都虞言道,為了方便咱們河東采買所需,從十月開始,支應河東的物資不再輸送過來了,而是給咱們這樣的“欠款協議”。咱們手持協議,可以前往盧龍各州縣的幽燕聯合錢莊兌換銀錢,用錢直接購買咱們需要的物資,所有物資敞開供應,包括軍甲、糧食和食鹽,需要什麼,咱們就買什麼!
據韓都虞說,甚至不需要去錢莊兌換,很多商家都可以直接收取欠款協議,他們甚至願意到晉陽來收兌這些協議,因為可以用這些協議抵充稅賦,當然,如果他們前來晉陽兌換,會有所折扣,要去掉沿途的損耗。昨日韓都虞將十月的份額給了咱家,共計四百張,咱家準備今日議事之後便遣人去幽州換取貨物,各部有什麼急缺的,都趕緊報給郭典謁。”
張承業一直在談河東的糧食物資缺口,反複說的都是如何接受盧龍的支援。他雖然沒有涉及太子在幽州的事宜,但已經在不知不覺間,讓河東眾將們心裏自有了一番取舍。
晉王看了看身旁的從弟李克寧,李克寧搖了搖頭,示意自己沒什麼意見,然後晉王又問堂上諸將,還有什麼話要說,堂上諸將齊聲道:“但憑王爺吩咐。”
晉王想了想,終於開口,向堂下道:“亞子,韓都虞說,再過半個月便是燕王納妃之日,咱們受了燕王這許多好處,不去拜賀說不過去。你便代為父前往幽州致賀,至於究竟該當如何,授你全權處置便是。安時,你隨亞子一起去盧龍,亞子年少,有什麼不周詳的地方,你要多多警醒他。唔,亞子,為父有杆好槊,是僖宗皇帝贈與為父的,據說耗時七年方才製成,為父一直舍不得用,你便帶去作為賀禮吧。”
李存勖和郭崇韜起身,恭恭敬敬應了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