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雙極(七)(2 / 2)

因為宣州豪族謝氏的內應,楊師厚、李暉賺開了城門,宣武軍擒獲了楊行密的部分家眷,包括老父楊怤、夫人朱氏,以及次子楊隆演、三子楊濛,同時抓到的還有數十家淮南將門眷屬,其中就有節度副使馮弘鐸、壽州刺史朱延壽、宣州觀察使李遇、升州刺史李德成、牙軍都押衙米誌誠等一大幫淮南重將的家眷。

李神福和王茂章二人的家眷隨楊行密遷居江都,倒是躲過了一劫,但不乏親戚好友淪陷宣武軍之手。

楊師厚和李暉很想將宣城全部占領,可惜城內的丹陽兵非常紮手,雖然被攻了個出其不意,各部陷入混亂之中,卻兀自死戰不退,反而多有戰果。等馮弘鐸、李遇、米誌誠等在宣州的將領反應過來,逐漸將丹陽兵集結之後,楊師厚和李暉隻能無奈的退入王府及周邊官衙之內,以淮南諸將的家眷為質,勉強穩住陣腳。

馮弘鐸、朱延壽、李遇、李德成、米誌誠等諸將都是楊行密的左膀右臂,更是淮南立鎮的頂梁柱,如今家眷被楊師厚和李暉所握,整個淮南都不敢稍有異動。更何況人質中還有楊行密的老父、正妻和兩個兒子,孤軍南下的宣武軍已經占據了主動地位。

隨後宣城之內再無戰事,匆忙趕至的楊行密派人與楊師厚、李暉商談,談出來的條件是宣武軍釋放一半家眷,淮南軍護送宣武軍北撤,等宣武軍回到泗州下邳後,再釋放另一半家眷。

打到現在,楊師厚和李暉所部也隻剩下了三千餘人,原先的部眾可謂十亭折了八亭,損失雖然慘重,但好歹超額完成了梁王交辦的軍務,兩人也感到僥幸之極。而且在楊師厚看來,這樣的千裏轉戰對於洗練部眾是極有好處的,以這剩下的三千人為骨幹,重新征募起來的軍隊必然戰力強悍。

數萬淮南各部軍隊“護送”著三千宣武軍一路北撤,經溧陽,過句容,在江都乘船渡江,由楚州過淮河,向北進入下邳,路上可謂“秋毫無犯”。

進入下邳後,楊師厚和李暉鬆了一口氣,又放回了一部分淮南家眷。淮南軍則不敢鬆懈,將下邳周邊圍了個水泄不通。雙方都沒有發生衝突,而是靜靜等候梁王的到來。

天複三年的八月,一片混亂的大唐天下忽然間沉寂下來。

緇青、淮南戰場上,兗州、青州、博昌、下邳處處都在對峙,卻沒有什麼大的戰事發生。劉鄩仍然在兗州城內安然若素,葛從周著急也沒用,還得時不時向城內接濟糧草;氏叔琮和侯言統領大軍與王師範在青州隔著城牆相互對罵,小打小鬧常有,大規模攻城幾近於無;下邳、博昌也都寂靜無聲,戰鼓和旌旗不出大營。

鄂州方向,李神福撤兵以後,被打慘了的山南和江南諸道聯軍不敢再東越洞庭半步,剩下的隻是慶幸和喘息。

河東雲州的吐穀渾人叛亂也已經平息,河東鐵騎重新向南集結,一邊舔著傷口,一邊等待時機。

淮南大軍被楊師厚吸引到下邳附近,越王錢鎦終於有時間靜下心重新設計他的王府。新的越王府位於錢塘北城,錢鎦打算在裏麵壘建兩座小山,中間再開出一片金池。

西川王建剛得了蜀王封爵,於是緩下了向北蠶食關內的腳步。無數信使從成都府撒出,將王建封蜀王的消息傳遍兩川,以穩定夔族和巴人土著,旬月之內,夔東三十六族、巴人八大部落盡數依附成都。

而在關內,不知從何時起,一則傳言幾日內散播於京畿、鳳翔,說是岐王李茂貞去年年底偷偷私藏了一位皇子,並且逼迫天子下了立太子監國的詔書。還有人說,一直尋找不到的中尉韓全誨就是被岐王藏起來的,目的是要尋機再起。關內之地立刻緊張起來。

當然,緇青戰場也沒有立刻就太平下來,戰爭的規模隻不過變得小了很多,作戰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最主要的改變來自於趕到了博昌城下的盧龍軍,盧龍軍將滄州軍和魏州軍所屬的四營騎兵集結使用,從七月份開始,聚集起來的兩千名盧龍騎兵開始在緇青戰場上活躍起來,時而以都為一隊四處斬殺宣武傳令的信使,時而以營為一隊焚燒宣武輜重糧秣,作戰區域由博昌逐漸向東擴散,越過青州,抵達登萊。甚至在兗州、沂州、密州等處戰場上,都出現了盧龍騎兵的身影。

這種草原上常見的戰法一經使出,立刻令宣武軍倍感頭疼。

七月十日,新晉燕王李誠中悄然離開博昌戰場,東進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