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誠中在壽光秘密約見了致仕的左仆射張濬,和李誠中一起前往壽光見麵的還有平盧節度使王師範之弟王師克、平盧節度副使李嗣業。
張濬是大唐中樞一位老資曆的宰相,致仕後仍舊以天下事為念。他與平盧王家父子有不解的淵源,當年黃巢兵亂時,朝廷征召天下藩鎮勤王,王師範之父王敬武不願起兵,張濬不遠千裏趕赴平盧,最終勸得王敬武響應朝廷。去年朱全忠入長安,天子再次下詔天下藩鎮勤王,張濬又一次千裏奔波平盧,向王師範出示天子密詔,王師範起兵響應的積極鼓動者。
張濬對平盧王氏影響力極深,王師範以下,王師悅、王師魯、王師克、王師誨等兄弟都事張濬為叔伯,對他言聽計從。張濬家住洛陽長水,但歲數大了,又是宣武必除之而後快的人物,所以暫時沒有返回洛陽,此刻停留在平盧勢力範圍內,接受平盧軍的保護。
李誠中在壽光停留了三天,和張濬、王師克、李嗣業等人秘密會商了些什麼,暫時無人知曉。離開壽光之後,李誠中直接過河北上。他沒有返回幽州,渡過黃河後折而向西,經德州、博州而至魏州,沿黃河北岸視察大河防線。
自年初占據整個河北之後,盧龍軍事參謀總署製定了一套“點線”結合的總體防務戰略,並根據該防務戰略,經營河北防務。
任何時代的軍事部署,對於地形地勢的利用都是重中之重,就算是李誠中穿越前的二十一世紀,依然如此。河北的地形地貌相對來說要簡單得多,一條縱向的山脈為西界,一條橫向的河流為南界。盧龍西鄰河東,兩鎮之間以險峻的太行山脈相隔,南接宣武,兩鎮之間以寬闊的黃河分割。
如果從天空向下俯視的話,太行山脈以西、黃河以北的廣大平原就是李誠中的地盤。
盧龍軍事參謀總署製定的河北防線同樣依照地理山川來部署。
在西線上,從北至南,分別控製軍都陘、蒲陰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隻要控製了這五處太行山的險要陘口,便可保西線無憂。當然,盧龍還有一個媯州在軍都陘外,但媯州多山,同樣是易守難攻之地。在這五處陘口中都有盧龍軍各州預備營鎮守,足稱安全。
在南線上,主要通過對衛州、棣州的重兵駐守來實現防務。衛州在西、棣州在東,這兩處與宣武相接,都駐紮著盧龍重兵集團。衛州至棣州之間的黃河北岸,則以構築烽火台來達到警示的作用,軍事參謀總署在黃河北岸修建了五十多座烽火台,每隔一二十裏一座,遙遙相望,一旦宣武軍有渡河北上之勢,烽火台立刻便立刻燃起烽煙。
李誠中沿河向西,選擇了一些重點河段上的烽火台視察,之後抵達相州之內黃,校閱屯駐於此的莫州軍,再去黎陽前線,犒勞了李小喜、趙在禮幽燕、遼東保安總公司所部。視察完畢後,李誠中在莫州軍都指揮使周小郎、都教化使趙原平的陪同下,北上相州,在相州安陽觀看了營州軍的合成演練。
在安陽,李誠中停留了三天,與莫州軍、營州軍和幽燕、遼東兩大保安公司高級將領逐一談話,然後沿太行山麓北上,視察滏口、井陘、飛狐、蒲陰、軍都諸關隘,慰勞各關口駐軍。
離開軍都居庸關後,李誠中向南抵達範陽,在範陽大營視察新立的定州軍,觀摩定州軍新兵演練,視察定州軍左右廂各營,定州軍都指揮使王思同、都教化使李定難全程陪同。
八月底,李誠中抵達幽州新兵訓練大營,在周坎的陪同下考察作訓司天複三年第三期新兵訓練情況,詳細了解新兵訓練計劃和進度。在幽州新兵訓練大營視察期間,李誠中等到了從棣州行營趕回來的張興重、薑苗等重將,並且召集軍事參謀總署四司兩局昭武校尉以上階別軍官至新兵大營一同視察,並一一談話。
視察幽州新兵訓練大營時,李誠中勉勵新募軍士加強訓練,以為即將成軍的媯州軍做準備。在幽州、柳城、魏州同時展開的第三期新兵訓練將於九月底結束,這批新兵大部分將進入新立的媯州軍效力。媯州軍的各級軍官都已經定好人選,都指揮使為高行周,都教化使為張會景。
李誠中注意到陪同軍將中的趙霸顯得悶悶不樂,心事重重,於是將他招到身邊,向他道:“老趙似乎興致不高?”
趙霸耷拉著腦袋長籲短歎了兩聲,不發一言。
李誠中知道他心結還沒完全消除,不禁笑道:“老趙對我還有意見?”
趙霸悶聲道:“不是趙某對大帥有意見,而是大帥對趙某有意見。”
李誠中啞然失笑:“老趙對我有誤會啊。”
趙霸猶豫片刻,嘟囔道:“大帥若非對某有意見,為何至今不讓某領軍?趙某以前確實有對不住大帥之處,可趙某已經知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