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饒樂山巔(四)(1 / 2)

營州的春夏之間,整個軍隊體製都在開展轟轟烈烈的大練兵,除了新兵訓練營對新募軍士和懷約聯軍的訓練外,新編製下的營州軍左右廂也是訓練的重點。左右廂雖然尚不齊全,還有很多都隊存在兵員缺額,但對他們的訓練卻一直在進行之中。

說起來,李誠中應該是這個時代最喜好練兵的將領——絕對沒有之一。而且他的練兵方法十分係統化,並且極為注重細節,經常針對某一個具體科目開展連續不間斷的大量訓練,比如此刻。和龍山北麓的訓練為期十日,大科目為騎術,下麵又細分為許多小科目,參訓的官兵不僅有騎兵,而且包括所有步兵,甚至是即將擴編為後勤營的原中營後勤都。

占領關外營州後,李誠中從契丹品部、烏隗部得到了大量戰馬,又從渤海國要來了數千匹率賓馬,這使得他的營州軍擁有了極為充裕的戰馬儲備。目前營州掌握的馬匹多達數萬匹,但並不是所有馬匹都能上陣的,經過揀選,真正意義上能夠滿足騎兵戰術要求的隻占其中兩成,能夠作為士兵代步腳力的約有一半,剩下的則為駑馬,也就是隻能拉拉車子或者耕耕地什麼的。當然,就算如此,也已經可以滿足目前營州軍的需要了。在李誠中的編製中,分屬左右廂的兩支騎兵營屬於雙馬配置,而其他所有步兵則屬於單馬配置,也就是說,他的軍隊是一支騎在馬背上的軍隊,在一定範圍內擁有很高的機動性。

李誠中穿越後也逐漸明白了騎兵的機動性問題,這種機動性並非他原先想象中的無條件機動化,而隻存在於一定範圍內。當行軍距離過長的時候,其實騎兵的機動性並不比步兵強多少。在營州軍多次長途演練和實戰中表明,戰馬的四條腿比人的兩條腿更加嬌貴,它需要的休息時間比人要長得多。如果單以三天內的奔跑能力相比,騎兵可以遠遠超越步兵,但一過了這個階段,如果還要讓騎兵保持如此高速的話,騎兵們所乘的戰馬將發生大規模的衰弱狀況,甚至導致成群結隊的死亡。

不過無論如何,擁有了短距離內機動性極高的戰馬,在戰略層麵上,就可以解決步兵對騎兵作戰最難解決的問題,即隻能被動挨打而無法主動攻擊的問題,在具體的戰術中,更可以跨越步兵隻能擊潰而不能殲滅騎兵的鴻溝。

在冷兵器作戰的任何時代,對付騎兵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騎兵。

一都步兵在連續騎乘半個時辰後,隨著都頭的一聲命令,紛紛下馬休息。他們將戰馬頭對頭聚攏成圈,每一夥士兵的戰馬圍在一處,戰馬的韁繩則以活扣結在一起,隨後便在原地舒活筋骨。有些步兵則就地解下褲子,從馬鞍上取出後勤處分發的藥泥,在磨破的大腿上塗抹。

遠處觀望的撒蘭納臉上一紅,扭過頭去,李誠中一笑,陪在他身邊轉移了前進的方向,呼也失必裏則鄙視的再次冷哼一聲,道了句:“連馬都騎不好……”

李誠中已經知道這個西契丹的大漢為何對自己充滿敵視,說白了,就是醋勁發作,連帶著尋找各種機會發泄著心中牢騷。他已經不是當年的初哥,也已經看出來撒蘭納對自己懷有的那種情愫,作為勝利者,他沒必要和呼也失必裏計較,他需要做的,就是顯示自己的寬容和大度。

“大部分都是些土裏刨食的農戶,以前沒怎麼騎過馬,讓你見笑了。”

“他們以前都是農戶?”撒蘭納有些詫異,呼也失必裏也有點發愣。如果說這些士兵原來都是農戶的話,此刻看來,李誠中練兵就確實有一套了。

“這批兵有一半是今年冬天征募的,剛訓練完。還有一半是去年征募的,也算有些作戰經曆。”

撒蘭納默然,呼也失必裏也不說話了。漢人中的農戶是個什麼樣子,兩人都熟知詳情,與他們各自部族相比,這些漢人農戶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力。庫莫奚和西契丹與如今得勢的契丹人一樣,部族中的男丁從能夠站立行走開始,便學著騎馬,學著開弓,那都是生下來就學習打仗的。如果說短短幾個月就能成為這樣的士兵,好吧,姑且不論戰陣上怎麼樣,至少單獨廝殺起來,仍然不夠看,但幾個月就能訓練成這樣的戰士,那這樣的練兵效率也太過於恐怖了!要知道,漢人農戶滿地都是,聽說在中原內地,一處不大的地方動輒就能拉出數百上千的男丁,都依此訓練,那該是多麼龐大的一支軍隊啊!

“你去渤海打仗,帶的就是這些兵?”撒蘭納又問。

“帶了一些,還有懷約聯軍。”

“嗯,我聽說你組建了一個懷約聯軍,還聽說裏麵有契丹人。”

“不止有契丹人,還有渤海人,還有新羅人,嗯,現在這些新羅人應該稱為‘大唐熊津州人’,嗬嗬。裏麵的契丹人是烏隗部,他們現在聽我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