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春夏(十)(3 / 3)

“都督所說乃吾道門‘伏火’之法,用以降服金丹中的藥性,以適合身體所用。都督也知道,金丹中藥性過猛,凡人身體是承受不了的,必須降低藥性……”手搭拂塵的道長孫思魚娓娓講述著。

“嗯,我要的就是這種伏火的方法,聽說爆竹之中用的也是這種藥?”李誠中道。

“正是,此乃火藥,故此有雷鳴之聲,乃是道門中勾引天雷之火,以降金丹的大法……”孫思魚繼續賣弄玄虛。

“對,就是火藥,我要很多,不知二位道長能否為我配置出來。”

“呃……火藥乃小道,求長生的根本還在金丹之上,都督莫取小道而舍大道。”另一個道長張君恩忍不住了,出言提點李誠中。

“金丹之類的就算了,我就要這種火藥,我有大用。”

孫思魚和張君恩對視一眼,兩人都很是不喜,他們來此是為了向營州都督傳授長生之道的,無法容忍對方對長生的莫不關注,因此相當失望。

兩人正在琢磨怎樣讓李誠中改變主意,卻不妨聽李誠中加了一句:“我在柳城為兩位道長籌建道觀一座,隻要二位道長能為我提供大量火藥,每年供奉三千貫!”

兩人不由氣息一滯,忍不住倒抽了一口涼氣,再次對望一眼,齊聲道:“如此,便依都督所言。”

“很好,下麵咱們說一說火藥的配方問題,剛才孫道長說,你是孫思邈真人的後輩?不知孫真人傳下來的配方是怎樣的?……兩位放心,我並無意要竊取二位的配方,無論如何,此事必然由二位主持。我記得有個方子是一硝二磺三木炭,但是我覺得或許可以改進一下……”

李誠中講到這裏時,兩位道長麵露訝色,孫思魚道:“想不到都督也精研此道。”

李誠中一笑,繼續道:“硝六成、磺三成、木炭一成,但恐怕不是那麼簡單,或許可以繼續試驗幾次,比如硝石加到六成二分,磺減少一些,當然,具體多少,還要二位道長來參詳。三種藥粉攪拌之後,用青麵漿加入,碾成顆粒狀,如米粒般大小——這是關鍵。二位道長請試著製作一些,然後咱們再往裏添置一些煤粉……呃,黑石粉……不過我想請二位道長製作的時候一定小心在意,否則藥力會相當火爆……”

李誠中對於火藥的簡略介紹令兩位道長目瞪口呆,到了這個時候,他們才明白過來,眼前這位都督原來竟是個中行家裏手!既然明白了對方的根底,兩位道長也不再遮遮掩掩了,開始和李誠中一起討論火藥的製作方法。

對於火藥而言,土硝是主料,但李誠中知道的土硝其實很不純,真正起作用的是提純後的硝酸鉀,於是三人埋頭在一起,開始討論提純的步驟和方法。

李誠中當然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和他們一起做化學實驗,所以把自己知道的大概分說一遍之後,便留下了這一課題,讓兩位道長繼續鑽研。

他說到做到,當即撥付了一千貫,在柳城之外開始建造道觀,這座道觀采用磚石結構,除了必要的橫梁、立柱之外,不采用木料,這當然是為了安全考慮。在李誠中的眼裏,這哪裏是什麼道觀,分明是化學實驗室,為此,他親自給這座道觀命名——“科研觀”,如果不是為了符合道觀的身份,他甚至想直接取名為“科研院”。

“科研觀”的建造屬於緊急要務,李誠中要求在兩個月內建成,為此,張老匠親領三百名工匠,連日連夜督造道觀,終於讓兩位道長在五十天之後搬入了觀中,隨同入住的還有新募的三十名年輕“道士”。

李誠中長出了一口氣,開始關注其他政務。就在這時,他在幽州結識,並曾有過“聯手鬥毆”之誼的張茂安從河東返回了,張茂安徑直來到柳城,手持盧龍監軍使張居翰的書信,求見李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