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工匠?時間?”劉審交哀歎一聲,他知道今年的事務將要更加繁重,所以開始提條件。
“錢找可道要,工匠也是,不行的話我從渤海給你要。時間嘛——一年好了,一年後,錦縣瀕海處要有港口,要有船廠,三年後,我要見到大海船,就像我這次乘坐的高家海船那麼大,可以容納兩百人!”
一通鼓勵、一通許願、一通安慰,這就是李誠中如今的領導做派,他描述完心中的大餅之後拍拍屁股從錦縣走了,留下頭痛欲裂的劉審交繼續忙活。
李誠中巡視地方將近一月,交代和布置了許多任務,攪得地方雞飛狗跳、一肚子抱怨,然後瀟灑的回到了柳城。
六月初九,柳城四方來客雲集,來自幽州、薊州、平州、營州本地以及渤海國的行商們雲集此地,參加營州長史府的“招標大會”。營州長史府這兩年花錢如流水,極大的刺激了各地客商們的興趣,一聽說又有新的好營生將要發賣,行商們都紛紛趕到柳城,一時間,柳城各家客棧爆滿。
柳城福如客棧的一層大堂,這裏已經被長史府商貿科包了下來,改作大會的地點。事實上,福如客棧因為距離長史府較近,這一年多來已經屢次被長史府承包了大堂,以作各種官府發布通告和召集客商聚會的地點了。
來到大堂內等候的有五十餘家客商,每家都繳納了一百貫“保證金”,隻有繳納“保證金”之後,才有列席參加競拍的機會,這是營州長史府商貿科立下的規矩。
這一次商貿科拿出來的營生與別的都不相同,他們拿出來的是“路權”。經過與行商們的初步交涉,商貿科獲得的第一手資料表明,行商們對收取“過路費”比較感興趣,因此,營州的官道準備全部按照出售“路權”的方式來修築。
第一條競拍的官道是懷遠軍城到遼城的路,競拍標價即“過路費”,也就是說,各家商戶競拍,誰收取的每車單次過路費最低,便由誰來承擔該條官道的修築,一應費用由該商戶承擔,當然該商戶也將享有這條道路的收益,其收益為這條官道的十五年過路費,收取的標準就是競價達成的費用協議。競價的過路費是按“每車”來計算的,同時每車相當於四人,如果報出的單車收取費用為百文,則每人通行費用為二十五文。
隨著商貿科一名文吏的鼓槌聲,競價開始。
“李記出價每車單次一百文,有沒有比這個價格更低的?”
“八十文!張記出價八十文!很好,有沒有更低的……”
“六十文!周記出價六十文……還有沒有?”眼見商戶們都在竊竊私語,文吏立刻開始煽動競價氣氛:“諸位可以算一下,懷遠軍城至遼城一百一十裏,要求為兩駕馬車並行的硬土官道,修築總費用約兩萬貫。若是收取過路費為每車六十文,以每日通行百車計,便可收取六貫,一年兩千餘貫,十五年就是三萬餘貫,扣除各項開支,足可掙萬貫!若是每日通行達到兩百車,獲利即可翻番!”
“六十文,還有沒有?……五十文!很好,李記出價五十文!……五十文一次!……五十文兩次!……三次!現在某宣布,懷遠軍城至遼城段官道路權,由李記獲得!”
……
“下麵競拍的是遼城至渤海國西京的官道,諸位都知道,渤海國乃富庶之國,自從都督東征渤海之後,商路重新開通,其收益嘛,嗬嗬,某就不多說了。這段官道二百四十裏,因為較長,將分為兩段拍賣。上段為遼城至渤海國正州,現在開始競拍……”
話音剛落,才吃下上一條官道的李記就喊了起來:“五十文!”
周記應聲而起:“四十文!”
……
福如客棧大堂中正在熱火朝天的拍賣營州各處路段時,李誠中正在中南海接見兩名自幽州玄英觀招募的道士。兩位道士仙風道骨,神采不俗,一人手搭拂塵,一人手持一本道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