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春夏(八)(3 / 3)

“焦炭?”

“唔,用煤……用黑石煉製而成,類似於木炭的煉製原理。應當是密閉條件下加熱黑石,獲得一種類似於木炭的東西。”

“黑石啊?前人曾用黑石直接替代木炭,但出來的鐵不堪使用。”宋瑛道。

“那是因為其中‘硫’的成分太高,這一點可以用加大石灰的配比來解決。具體怎麼做,你們可以試試,用黑石比照木炭的製法煉製焦炭,以焦炭替代木炭,這是其一。其二,加高加大爐子,可以鑄造更高一倍、甚至兩倍的高爐來煉鐵,這樣可以加大產量。其三,送入風道也要加入,你們目前送入的是冷風,可以加長通風道,讓風吹入高爐之前成為熱風。其四,風箱太小,以人力鼓風效能很低,建議你們引水流過來,類似於種田灌水的水車,以水力輸送風力,具體是這樣的……”

李誠中搜腸刮肚般將模糊的記憶和認知全部傾倒出來,他講述的都是原理,具體操作方法還需要宋瑛等人自行琢磨,但就算是這樣模糊而粗略的原理,也讓宋瑛等鐵山的負責官員們眼前一亮,連忙用筆記錄下來。

“這樣的高爐需要多長時間建成?”李誠中講述完後問道。

宋瑛仔細想了想,道:“三個月內可以建成一座,建造都督所說的高爐並不難,難的是焦炭的煉製方法,這個還需要琢磨,另外都督所說以水力灌風,這一點也不難,但是需要人力,最近的溪流離此還有五裏地……”

馮道在一旁問:“都督所說之法得用否?”

宋瑛歎道:“都督大才,某終於知道什麼是‘生而知之’了。此法若是得行,產量必定大增!”

馮道當即拍板:“長史府十日內征募一千人給你,今年的東山鐵礦預計財費支出增加十萬貫!專用於建造都督所說的高爐。但有個條件,半年內出第一爐鐵,你可敢應下?”

宋瑛咬了咬牙,道:“八個月,給某八個月時間,某便應允下來。”

李誠中問:“附近可有黑石?”

宋瑛道:“和龍山下便有,當地住戶均以黑石替代木柴。”

李誠中點頭:“給你一年時間!注意重新調配礦石、焦炭和石灰的配比。”

宋瑛大喜:“有一年時間,說什麼也得做成,做不成便撤了某的差遣罷!”

想象著眼前一副高爐吞吐、鐵水不絕的大工業化場景,李誠中心中生起一股豪邁之情。這個東西是他原先不敢想象的,但是更令他不敢想象的是古人的智慧,沒想到在這個時代,中國人便已經擁有了類似於後世高爐煉鐵的技術基礎,甚至離後世隻差幾步之遙。隻需要解決了關鍵的幾個技術節點,高爐煉鐵這一大躍進式的生產方式即將出現,鋼鐵工業的基礎就會建立,這是怎樣的壯麗景象啊?若是沒有後世幾次遊牧民族對中原生產力的極大破壞,嗯,尤其是野豬皮造成的數百年技術發展停頓時期,中國早就先於世界進入了工業化了。

有了可以預計的煉鐵業基礎,李誠中忽然想起火藥來,這個東西此刻其實已經存在,他也早就命人去尋找懂得配比火藥的道士了,卻始終沒人回複,於是問馮道:“我以前說過,找幾個懂得配製火藥的道士,如今怎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