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插曲(一)(3 / 3)

如今眼看就要進入初夏,又時值正午,郭炳呈不停搖著團扇驅汗,後背及脖領的衣襟都濕了。可現在天氣雖然逐漸轉熱,卻遠遠不到這個地步,李誠中看著郭炳呈圓圓胖胖的肥肉,不禁有些擔心:“郭通判一直都這麼發汗麼?”

郭炳呈搖頭道:“以前也不曾這樣,自打今年開始,不知怎麼回事,總是嫌熱。不過無妨,也就是汗多一些,其他都沒有什麼。”

李誠中雖不通醫術,但生於後世,也知道這是身體出了毛病,努力回想,似乎是體虛的原因,但又不知道究竟是不是,便不敢亂說,隻是提醒道:“通判還是尋醫診診脈象為好。”

郭炳呈不以為意:“無妨的。”不過還是很感謝這位軍中新貴的好意,道:“多謝李將軍掛念,對了,還要恭喜將軍新晉高位!”

一個年輕文吏正巧敲門而入,抱著堆卷宗讓郭柄呈閱覽。他聽了之後向郭柄呈道:“郭通判還是去問診吧,連李將軍都看出來有些不妥了。李將軍,某也建言多次了,可郭通判不聽,還請將軍多勸勸。”

郭炳呈拉下臉道:“某和李將軍還有事談,你去尋萬度支,要一下四月永濟倉的糧秣存數。”這就有點諱疾忌醫的味道了,李誠中便不好再勸,那文吏無奈,隻得出門而去。

郭炳呈雖然不喜歡別人說自己身體的問題,卻對那文吏很是欣賞,等文吏出去後,向李誠中道:“這個後生叫劉審交,原為北平簿,對民情吏治很有心得,某前月剛將他調入節度府,做起事來很是快捷。隻是有些喜好小題大做,讓將軍見笑了。”

又問起李誠中的來意,郭炳呈道:“節度府對柳城軍和燕郡守捉城的編成沒有專門的規製,隻對營州軍有所定額,營州同平州例,為兩千五百人,但節度府目前沒有這筆糧餉,還需平州方麵自籌。劉判官的意思,柳城軍和燕郡守捉城都屬周好問的節製之下,一應兵額便從營州軍內出。”

他推開房門看了看,關上後又壓低嗓音道:“你是好問帶出來兵,某也將你當做子侄來看。自成啊,不瞞你,劉判官對各州軍員很有意見,一直堅持要壓製的。所以你也別想從節度府弄出錢糧來了。不過兵員的編製問題,你倒是可以不用拘束,隻要你平州,唔,營州養得起,能征多少就征多少。實話給你透個底,媯州、薊州都早就超過了節度府核定的員額,隻不過大家悶在心裏,邊州不說,咱們節度府也就當不知道。當然,某這裏還有一個建議,營州新複,相信各方麵都要用錢,你們上個劄子,申請豁免今年上繳節度府的錢糧,節度府這邊某再關說一番,應當是能準的。”

這就是肺腑之言了,誰叫郭炳呈和周知裕關係好呢,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官”,有了郭炳呈,周知裕和李誠中做起事來也心裏清楚、收獲良多。

李誠中大是感激,末了又厚著臉皮道:“郭通判既然將我當做子侄來看,那我就當你是叔伯了。”

郭炳呈搖著團扇笑道:“該當的!該當的!有事就說,能辦的必定幫你!”

李誠中忙道:“小侄剛收複營州,民生諸事實在缺人料理,能否給我引薦些文吏過去?呃……比如剛才那個劉審交?”

郭炳呈一怔,隨即苦笑:“這個…….嗬嗬……嗯……這個嘛……嗬嗬……自成還真是信任某啊。”

李誠中恭恭敬敬道:“誰讓郭通判是我的叔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