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郭通判已經透了實底,李誠中便不再去其他地方奔波了,節度府沒有多餘的錢糧,他就算去討要也是無用。但這一趟李誠中也沒有白跑,他對募兵和兵製的事情有了大概的了解,知道了節度府的底線所在,於是又趕去周知裕府上,要和自己上司溝通。
周知裕一回到府內,立刻開始籌劃南下的各項事務。作為新任命的河北行營後軍都指揮使兼糧台大使,除了集結編入後軍的各州兵馬外,還要操心糧草事宜。在平州的時候,周知裕帳下已經有了一些幕僚,到了幽州這幾天,又有許多文吏主動投效麾下,或是托人引薦,或是主動投送名帖。周知裕如今諸事繁忙,也管不了太多,凡是前來投效的,一應先用起來,至於是否可靠,也隻能將來再加詳查了。
如今朝廷式微,藩鎮強勢,底層的讀書人失去了進效廟堂的門路,大量的士子們隻得另覓出路,紛紛投入藩鎮節帥麾下。可節度府征募的人員有限,於是節帥手下的各大軍將和高官則成了士子們的另一個選擇。可以想見的是,今日李誠中的新晉任命傳了出去,不用多久,那些至今報效無門的士子們也必將紛至遝來。
周知裕在自己府上建了衙,新投效的七八位幕僚則在正廳之上布置起了文案,此刻隨著周知裕的吩咐便開始起草各道命令和公函。
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首先是將平州大營內自己用熟了的幕僚征調過來,組建後軍的指揮班底。還要給撥入自己統轄的各州兵馬使發出調令,讓各州鎮軍限期報到。同時要抓緊與節度府度支、判官、簽押等房及北平令署發函交涉,征集大軍所需的糧餉、招募押送糧草的民夫和車輛。並且還要仔細研究後軍進軍的路線和日期。押糧不比普通行軍,哪裏路線平坦適宜糧車通過,哪裏地形開闊利於屯兵駐紮,哪裏地勢緊要可以建立中轉,都需要一一考慮。
各種事務千頭萬緒,周知裕一邊和這幫新進幕僚們仔細商議,一邊苦苦籌謀。好在他行伍多年,從最低級別的兵卒到如今的宣威將軍,對於大軍的各項事務都十分熟悉和老道,此刻處理起來雖算不得駕輕就熟,卻也是分毫不漏。
聽說李誠中來了,周知裕暫時丟下手頭的事務,在書房中見了自己手下這個最重要的軍官。
李誠中把自己在判官房向郭通判打聽來的情況一一說了,又把郭通判的建議講給周知裕,周知裕聽完後道:“這些事情原也在某意料當中。既然如此,咱們便不去叨擾節度府了,如今不知多少雙眼睛盯著咱們,咱們小心謹慎一些也是應當的。這次平州軍得了五千兵額的編製,但節度府分文不給,一切全靠平州自籌。某現在是河北行營後軍之主,這五千人有一半必須帶到後軍之中,這是某答允大帥的,也是大帥允許咱們擴軍的原由。
剩下的兩千五百人編製,某意給榆關五百,另留五百在平州大營,因此隻能給你一千五百人的編製。這一千五百人的錢餉由平州刺史府供給。既然老郭說媯州、薊州都在私募軍士,那咱們也照辦就是,隻不過這些私募軍士的費用,平州刺史府供給不了。老張說過,供應五千人的糧餉已經是他目前的底線了……
唔,你剛才說老郭建議咱們上紮子免除今年平州的錢糧供賦?那咱們就上這個劄子,不管節度府允不允,咱們今年一文都不用上繳,打起官司來,由某頂著!咱們平州要自籌糧餉供應五千大軍,這個理由到哪裏都說得過去!
對了,你占據柳城和燕郡後想必得了不少好東西,這些東西不用再往某這裏送了,你自己留著就是。營州地處關外,無險要可守,一千五百人恐怕難以應付……你拿那些錢私募軍士罷……能募多少?”
李誠中想了想,道:“還可再募一千。”實際上他單是搜刮大郎君圖利和兩個死忠長老的府邸,弄出來的錢征募三、五千人都不成問題,但此刻當然是不能那麼老實了。
周知裕點頭道:“那你就抓緊征募吧。好生坐穩營州,當日答允大帥的幾千匹戰馬不用著急,能拖就拖,別為了填這個缺口就擅自濫戰,到時候反而把營州給丟了。要緊的是經營好那片地盤,能夠在營州站穩腳跟就是最大的功勞,誰也挑不出你毛病來!我出征之後,平州就空了,榆關和平州大營幾無一兵一卒,要想重新募兵整訓,至少需要三個月,平州的安危,就靠你了,自成,你擔子不輕啊。”
有了周知裕的允許和默認,等於給李誠中解去了身上最後一道束縛,李誠中感動莫名,道了聲:“將軍……”
周知裕深深歎了口氣,道:“自成,這次回幽州某才真正看清,這年頭,手中有兵才是處身之道,牢牢掌住軍權,那就誰也奈何不得你。有些規矩不用太過謹慎,好生做,某還等著你從關外傳來喜報呢!五年計劃……嗬嗬,某也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