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誠中不是一個甘願縮頭忍讓的人,如今補給不成問題,他就開始琢磨起對手來。既然你能掐斷我的補給線,那為何我不能去騷擾你的補給營地呢?有了上一次的成功經驗,李誠中繼續將目光投注到契丹人的畜牧營地中,斥候隊的遊探任務中也加入了尋找契丹人畜牧營地這個項目。
契丹兵要吃牛羊,牛羊要吃草,隨著季節的轉變,契丹人的大群牛羊不可能總是呆在一處營地,那些牲口必定會在營地周邊不停遷移。李誠中的關注重點仍然放在山北,那片草原水草豐茂,是個極佳的畜牧營地。而且有後山小路出山,可以起到突襲的良好效果。
隻是上一次成功之後,契丹人就再也沒有將畜牧營地設置在那片草場上了,就是不知道白狼水營地的新主人會不會知道或者吸收那次教訓呢?好吧,寄希望於對手的大意和疏忽是極不靠譜的事情,為此,李誠中打算主動幫助契丹人進行選擇。
他對斥候隊的遊探時間進行了調整,明目張膽的讓斥候們從白狼山正南的山口出發,並且在山口布設大隊步卒接應,讓斥候圍著白狼山南麓出沒,伏擊那些落單的契丹遊騎,四處尋找契丹人在南麓的畜牧營地。總之,動靜越大越好。同時,他命令白天減少或者杜絕向山北方向的遊探,盡量使那裏成為契丹人認為的“安全區”。
因為穩定的吃上了菜蔬和牛羊肉,尤其是牛羊的髒器,前營士兵的夜盲症得到了很大改觀,已經有一部分士兵能夠在夜間正常活動了,這為李誠中選派夜間斥候提供了條件。這些夜間斥候的任務很簡單,夜晚來臨的時候,悄然潛往山北草場,查看契丹人是否有在那裏設置畜牧營地的跡象。
李誠中的安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契丹人開始在山北的那片豐沃草場搭建帳篷和圍欄。又過了幾天,李誠中得到夜間斥候的稟報,契丹人的山北營地搭建完成,在那裏放牧了數千頭牛羊,布置的守衛大約八十人,放養牛羊的漢人奴隸近百人。
興奮之餘,李誠中命令加強夜間對這個畜牧營地的監視。連續觀察三天之後,他終於下達了出擊的命令。
李誠中特意找到了解裏,詢問他是否能夠帶領“藍軍”一起出征。之所以有這方麵的考慮,一來是想盡力調動手中擁有的一切兵力,徹底的保證此次出征的安全;另一方麵,這些日子以來,“藍軍”的表現非常好,他也想通過這次相對而言較為安全的用兵來檢驗這些契丹降人的心態,說白一點就是考驗他們的忠誠,為自己將來如何使用這些契丹人,甚至如何製定針對契丹降人的策略提供依據和參考。
聽李誠中道明來意,解裏冷冷道:“大人還是不放心我們啊。我之前就跟大人說過,他們作為大人的戰俘,其實也就成為了大人的奴隸,那些女人可以為大人和大人手下的士兵生兒育女,那些士兵可以為大人作戰,這是草原的規矩,大人放心就好了。更何況,在大人的手下他們過得還算不錯,總比被如今的品部主人帶回柳城當奴隸要好得多。”
麵對李誠中的猶豫,解裏耐心解釋:“他們之前一直是跟隨兀裏的,如今兀裏戰敗了,他們如果被戰勝方俘獲,就將成為勝者的奴隸,哪怕是同族也不例外。尤其是這種涉及爭奪俟斤的事情,他們將來的生活會非常悲慘,遠遠不如在大人這裏過得舒心。更何況他們又投降過大人,說實話,他們回不去了,嗯,我推翻我之前的話,他們甚至不會被帶回柳城的,品部對他們這些人的處理方式也許隻有一個,很可能連當奴隸的資格都沒有。若是這次出兵真的遭遇了品部主力,大人放心吧,他們廝殺的決心和勇氣不會比大人的士兵差多少。”
這下子李誠中明白了,他立刻想起了後世抗戰中國共雙方對那些頑固偽軍和漢奸的打擊,往往比對上真正的日軍還要狠,這其實是一個道理。
李誠中很想問問解裏,突舉部對解裏會怎麼看待和處理。但他不是真正的傻缺,這話要真的問出口,那他和解裏之間建立起來的這種特殊關係也許會直接解體,解裏很可能會和他拚命。
於是李誠中放心了,他集合了前營全體士兵,加上契丹“藍軍”,共計四百三十餘名戰兵作為主力,又征招了白狼山百姓中所有剩下的男丁,共計六百人,於深夜淩晨時分,由後山小路下山,直撲契丹人設置在山北草場的畜牧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