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仁恕之道(九)(1 / 2)

突擊契丹人畜牧營地的行動動員了白狼山所有男丁,以斥候隊為先導,由能夠夜視的士兵負責牽引和整理行進隊伍,途中不點一支火把,不作片刻休息,不許任何人交口接耳,終於在天明前趕到了營地之外。

清晨的薄霧還沒散去,營地外一片悄無聲息。前營士兵從四麵圍住營地,在各隊隊官的指揮下邁著整齊的步伐,按序列衝入一座座帳篷。整個過程很安靜、很有序,不到片刻工夫,便控製了全局。各個帳篷中時不時發出幾聲驚慌所措的呼喊,或是幾聲清脆的兵刃交擊,耳力稍好者,還能聽到刀槍刺入人體所發出的“噗噗”聲。

將各處帳篷內的契丹人清理完畢後,士兵們迅速按照序列在營地外集合整隊,同時,隨軍而來的百姓則打開各處圍欄,將圈舍中的牲畜驅趕出來。

李誠中很滿意這種有序迅捷的高效,整個過程中他甚至沒有發出一條命令,士兵們便在各隊隊官、各夥夥長的帶領下完成了任務,與上次襲擊品部冬季營地相比,這次攻擊更加靜穆、更加肅然。

沒有片刻耽擱,前營在霧散前就離開了契丹營地,踏上了返程的路。李誠中騎在馬上,一邊走一邊聽薑苗稟報這次襲擊行動的戰果。

“攻入營地的是甲都左隊、乙都左隊和丙都右隊,全軍無一傷亡,斬首二十級,救出百姓七十三人……”薑苗的臉色有些凝重。

“斬首二十級?”李誠中愣了一愣。

“嗯……繳獲皮帳二十一頂,牛四十頭、羊兩千隻,沒有馬……”

牛羊的數量還好,牛雖然少,但羊卻不少了,隻是……沒有馬?李誠中不由心下就是一緊,忙將後隊中的解裏和王大郎叫到身前。

解裏和王大郎也皺著眉仔細思索,王大郎喃喃道:“昨天某和教官仔細點過數的,契丹兵有八十人以上,戰馬也有近百匹,怎麼沒了呢?”

解裏一臉鄭重,向李誠中道:“大人,肯定有問題!”

李誠中的不安越發加劇,他連忙下令全軍加快腳步,同時命王大郎和解裏將斥侯全部撒了出去,在隊伍周邊三裏內警戒。

當天色大亮的時候,所有斥侯幾乎如約好一般,同時撤了回來,奔行之間十分匆忙。李誠中深吸了一口氣,他已經明白這意味著什麼了。當下立即舉手,示意全軍停步。

“前方發現契丹主力,約八百人,所備戰馬無數,距此五裏!”

“東南發現契丹騎隊,約二百騎,正在逼近!”

“西南發現契丹騎隊,約百騎,遠遠跟隨,沒有進一步動向!”

……

中計了!李誠中內心裏的深深不安終於得到了證實,鼻尖立刻滲出了一層白毛汗。但他知道自己是主將,在這個關鍵時刻,所有人的眼睛都看著他,他的一舉一動都關乎全軍士氣和安危,他絕不能流露出一絲慌亂。

李誠中點了點頭,深深吸了一口氣,強迫自己鎮定,然後下達了第一道命令:斥侯繼續警戒,士兵取出幹糧就地用餐。

在各隊隊官的口令下,前營士兵一隊隊整齊的就地坐下,取出幹糧吃了起來,沒有隨意說話、沒有交頭接耳,一切依然那麼有序、那麼整肅。所謂將為軍之膽,其實軍又何嚐不是將之膽。看著前營士兵經過一個冬天訓練後展現出來的這種有序、守紀的氣質,李誠中忽然笑了,最初被契丹人引誘而中計的那種不安和驚慌在這一刻忽然煙消雲散。

好吧,我承認我中伏了,我承認我被算計了,可是那又怎樣?想要消滅我們,你依然要亮出兵刃過來打了再說!

光化三年三月初七,經過精心籌劃的契丹品部終於將白狼山中的盧龍軍平州前營成功誘到了草原之上,當平州前營打草穀順利返回的時候,他們遇到了設伏的契丹品部主力。參戰的契丹品部一方共有騎兵七百、騎步兵四百,盧龍軍平州前營共有三百八十名步兵、五十餘名騎兵,其中有三十餘騎為契丹降兵,此外,還有一百多男丁民夫。

這是今年以來盧龍軍和契丹人之間爆發的第一場野戰,與去年底發生在廣邊軍的那場野戰相比,雙方的參戰兵力要少得多,兵力懸殊對比也要大得多。但這場野戰的意義卻十分深遠,不僅影響到了整個營州的發展態勢,還改變了關外東北的格局。李誠中穿越以後蝴蝶翅膀扇動了很多次,隻有這一次,才算真正產生了蝴蝶效應。

圖利聽著遊騎流水般報上來的敵人軍情,微微撇了撇嘴。他搞不清楚弟弟兀裏這個冬天到底在做什麼,就前麵這區區幾百漢人士兵,愣是讓兀裏在白狼水前停頓了好幾個月,甚至還折損了數百契丹勇士。

圖利自打將兀裏擒獲之後,便詳細詢問了這個冬天發生在榆關之外、白狼山下的所有經過,他也聽說了發生在關牆其他要塞處契丹各族攻打盧龍軍的情況,兩相結合之下,便知道漢人善於防守。在聽說兀裏冬季營地被洗劫的事情後,心裏嘲笑這位弟弟之餘,立刻就想到了引誘平州軍出山的法子。果然是牛刀小試,便告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