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白狼山水間(十)(2 / 3)

隨同馮道而來的還有張在吉派遣來押車的五十名民夫,他們運送來十車物資。往遠離榆關五十裏外的白狼山運送物資是一件非常危險的活計,為了征募這些民夫,刺史府花費了不菲的代價,除了每人一貫的重賞之外,凡是願意參加這次運送的民夫,每戶還分到了一鬥糧食。

對刺史府那麼豪爽的出手,李誠中感激之餘,有些不太理解。馮道笑著問李誠中:“李禦侮覺得這些人怎麼樣?”

李誠中不解:“這些民夫?唔,不錯,其中有些比某手下那些兵都要強上不少。隻是……可道,怎麼來那麼多人?十駕車而已,不需要那麼多人押車的……其實讓那些新兵押送即可,等這些民夫返回榆關的時候,我還得派兵護送,實在有些麻煩……”

馮道有些失笑:“李禦侮不會真想讓他們走吧?”

李誠中一愣:“可道老弟什麼意思?”

馮道又道:“李禦侮仔細看看,這些人是某從榆關挑選出來的,大部分都是第一批隨咱們駐守榆關的人。”

李誠中仔細辨認了一番,果然發現許多熟悉的麵孔,其中更有一個五十歲的老者,正是主持修建榆關關門的老匠人。那老匠人姓張,正在指揮民夫從車上往下卸糧食,年歲雖大,卻精神頭十足。李誠中還看到了幾個守衛榆關時壯著膽子持槍站立在榆關城頭充當門麵的民夫青壯,為了訓練他們的站姿,李誠中當時還特意花費了不小的工夫。

李誠中有些驚喜,又帶著疑惑道:“可道老弟是說……將他們留下來?那當然最好,可……他們會願意麼?這裏可比榆關凶險太多……”

馮道神秘一笑:“某自有手段,李禦侮放心便是。”對於這位喜歡神秘微笑的年輕儒生,李誠中還是非常有信心的,他聽完馮道的保證之後心頭大喜,趕過去幾步,攙扶起彎腰行禮的張老匠,欣喜的圍著正在卸貨的民夫們嘖嘖打量起來,就如同打量到手的一個個寶貝。對於目前一窮二白的李誠中來說,這些民夫才是真正的寶貝,就一定意義上來說,甚至比他手下那些新兵具有更大的價值。

十駕馬車的到來,極大的緩解了李誠中的物資緊張狀況。馮道的準備非常充足,除了五車糧食之外,還有一車肉脯和食鹽,兩車布帛,一車鐵錠!最後一駕車上,則裝載著張老匠和幾個徒弟常用的各種工具,包括銼刀、鐵錘、鐵錐、鑿子、斧頭、刨子、臘模等物,直把李誠中樂得嘴都合不上了。

白狼山中的軍寨已經建立不知有多少個年頭,據說是當年大唐鼎盛時安東都護府設立在此的一處屯糧之所,山壁上開鑿的大小窯洞中,那些較大的都是用來存糧的糧庫。鋪設糧庫地麵的木板早已腐朽,通風的孔道也大都已經堵塞。但所帶來的十車物資並沒有多少,糧食頂多也就能維持一個月,倒也不用太在意長期存儲的問題,是以馮道尋了一處較大的窯洞,略略疏通了一下通風孔道,便幹脆將所有物資全部置入其中。

既然這裏即將成為李誠中的新家,李誠中自然是要對白狼山進行更深入了解的,他在等待馮道的這幾日也沒閑著,找來三位村中耆老,詳細了解了白狼山的地形地貌,有些地方還親自去實地考察印證了一番。

白狼山分西山和東山兩部分,中以玄水分割而開。軍寨所處的位置在東山的南麓,離山口僅僅一裏多山路。山路雖然難走,但在雜草灌木的覆蓋和遮掩之下,李誠中也看到了一條部分損毀的山道,山道說寬不寬、說窄不窄,可容車馬通過,馮道帶領車隊進山的時候沒有發現這些山道,否則一個時辰就能從山口抵達軍寨,哪用得了半天的工夫。隻要經過簡單的平整和維護之後,這條山道就能重新啟用,對此,李誠中十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