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在被保護下,走出機場,短短的路程,差點被人民群眾衝進來。突然一個啤酒瓶扔出來,對著明孝砸來,跟著各種廢棄物飛過來。這是**人民對日本人友好的表示,不會給你們任何一絲好臉色看。
明孝在**的保護下,抱頭竄進車內,很快車開走。
明孝的離開,機場很快恢複正常工作,聚在這裏的上海市民,在**的疏散下,漸漸開始離開。要攻擊的人都跑了,我們就沒有必要待在這,畢竟今天是個好節日,我都要回家團圓。
整個一天明孝沒有敢露頭,原本打算的出訪,要在世紀大道還有外灘上,看看上海的發展和風光,全部被取消,根本沒辦法實行。絕對會被上海市民,發動衝撞,然後發難,出去容易,想要毫發無傷的回來,可就不容易了。
太陽下山,一輪明月升起,這個中秋的月亮依然很亮很圓,不過卻透著絲絲的寒氣。月亮升起的那一刻,千家燈火都熄滅,房間內點上燈籠,門口掛上燈籠,表達對月神的尊敬。街道上的路燈也熄滅了,都是紅色的燈籠,映照著各種穀物,水果。整個城市被食物覆蓋,我們向月亮祈求,來年的豐收,生活的平安。
當然這個夜晚最隆重的活動要屬拜月。整個上海有好多處拜月地方,但最大最有名氣的拜月活動,當然是衝著東海的滴水湖上的拜月活動。
滴水湖每年到了中秋節,就開始裝扮起來,環繞湖一圈的木板路邊山,全部掛上燈籠,這些燈籠全部是手工裁剪的,上麵不再是穀物,而是各種花的樣子,牡丹、水仙、蓮花等,百花爭豔。夜晚這裏在燈籠的照亮下,變成花的海洋。最終要的還是那條登月橋,通體襄成了銀色,由西岸向湖中心架起,這可是鏈接月亮的銀橋。兩邊的燈籠,紅紅的,燈上的花朵不在各式各樣,隻要一種,寶相花。這是一種虔誠的祈禱和祝福。
夜晚來了,月亮升起,青年男女開始在這裏擁擠,大家都穿上的漢服,這是隻有中秋節這天才穿上的衣服。民族的傳統節日,就要有傳統的氣息。年輕的女孩,在半臂襦裙和半裸胸慢來羅群,就像天宮的仙子在湖邊嬉戲,等待自己的如意郎君。男子不可以拜月,但可以參與到活動中來,更何況最後還要和自己的愛人,一**亮花燈,寫上祝福,一起放在湖麵上。他們也穿著長長的袍衫,陪著佳人,等著拜月的開始。
時間一點一點走進,一律古箏聲打破夜晚的吵鬧,讓所有的聲音安靜下來。那曲每個拜月上都會彈奏的《霓裳羽衣曲》開始響起,婉轉的古箏聲,飄蕩在湖麵上,遊走在人們的耳旁。接著磬、古、蕭、笛、箜篌等樂器,單一敲打出聲音,彼此交錯,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盤,美輪美奐。
拜月儀式要開始,橋上的燈籠旋轉起來,寶相花在湖麵上,相互交應,宛如人影,伴著《霓裳羽衣曲》在翩翩起舞。橋頭上,徐徐登上天宮的仙子。第一位緩緩呈現的女子,朝雲近香髻,生動無比,滿頭的金叉,格外耀眼。一身朱紅色的齊腰襦裙衣,就是夜空中的一點燈。
此女移動蓮步,宛如走向月宮的仙子,那身朱紅的齊腰襦裙,是那麼的美麗。薄如蟬沙的披帛,在風中飄蕩,映襯著朱紅的襦。大紅色的群腰,係上長長的裙帶。朱紅色的帷裳,漏出朱紅的長裙,上麵印著朵朵寶相花。
緩步走來,玉環輕敲之音,在舞曲中遊蕩。宮絛上兩塊朱紅的玉佩,尾端紅色的流蘇,隨著腳步,相碰的妙音,由遠而近。
後麵的跟著一排仙子,也慢慢走到橋上。一排個九位仙子,列在兩邊。她們身上的漢服,沒有一點紅色。飄飄若仙,一身白衣。齊腰襦裙,潔白如月色,在水中倒影著。雙手提著燈籠,跟著祭祀後麵。
曲子悠悠而清雅,蓮步緩緩而高貴。現在熱鬧的人群,全部凝視祭祀的隊伍。倒不如說,被這群仙女的美姿迷住。
登月橋走完,後麵的仙子停下來,那位滿身朱紅的仙子,繼續邁開蓮步,一步一個台階,走上祭台。行拜月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