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三張圖中有少年犯也有中學生,你能分辨出來嗎?
圖①是上海市未成年犯管教所舉辦“奧運,中國人的驕傲”文藝會演時,少年犯們在表演節目。多年來,上海市未成年犯管教所,通過舉辦各項才藝展示,既豐富了在押少年犯的內心世界,也為他們回歸社會鋪設了一條道路。
圖②是廣東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少年犯在補習文化課。近年來,廣東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一直加大師資力量,以保障在押少年犯學習文化知識。
圖③是北京某中學的學生到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參觀。幾年來,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為幫助青少年遠離犯罪、健康成長,已接待十幾萬人次的青少年來所參觀,接受法製教育。
“其實,在押的少年犯與在校的中學生不僅外貌上沒有區別,就連其優點、缺點甚至心理也沒有多大區別。如果說有區別,那隻是程度不同而已。假如在生活中稍微謹慎一步或走錯一步,就會立即使兩者的角色互換。”北京市監獄監獄長、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原所長劉學武,上海市未成年犯管教所所長洪勇強,廣東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所長陳誌強都這樣認為。
眼前,一支由數百名少年犯組成的隊伍正從監舍被帶到運動場。陽光下,這些少年犯清一色的灰色囚服,腰杆筆直,步伐矯健……
我仿佛突然看到,這支隊伍正變成兩支、三支……與此同時,我還仿佛聽到大牆外,警車奔向案發現場的呼嘯聲,警察給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戴手銬的“哢嚓”聲,看守所裏花季少年懺悔的哭泣聲,探監路上那名精神失常女人的號啕聲……認真地聽,哭泣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仔細地看,探監路上黑壓壓的,這裏麵有農民、工人、知識分子、公務員、企業家……就是死在探監路上的,也都像死刑犯肖付園一樣,臉上還凝結著放不下的牽掛。
未成年人犯罪現象嚴重的不隻是我國。
2005年,英國內政大臣驚呼:英國約有1/4的青少年犯罪,已被卷進一股“駭人”的犯罪浪潮中;2006年,美國司法部的官員稱,在過去5年裏,青少年犯罪似瘟疫般地從城市中心向郊區迅速蔓延。
青少年犯罪正成為誘使人類文明毀滅的一種力量。
麵對核反應堆隨意擴散,細菌武器、化學武器四處開花,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伴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未成年人犯罪性質的升級,當這些無畏、自私、殘忍、冷漠的未成年人再次被濁浪席卷時,他們將扣動化學武器的扳機,摁下生物武器的按鈕,“點燃”核武器的“導火索”。
那是怎樣可怕的一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