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還有一雙手快速有力地伸向他們……
那是老師的手!這是一雙有著嚴父的“嚴厲”,慈母的“慈愛”的手,這雙手能帶給他們力量和智慧。
然而遺憾的是,伴隨著“教育民主”在一些地方被哄抬到一個不切實際的高度,教師的權威地位被顛覆,師生間關係日趨微妙……一些學生寧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歸屬的小團體也不再信任老師,不再向老師敞開心扉,甚至對老師產生了反感和敵意……所以他們雖身處險境,也會“巧妙”地避開老師伸向他們的手。
他們抹去了自己心中的“愛”,也拒絕了父母、老師的愛。
於是,像肖兵、像劉玉一樣的幾百名,不,應該說幾千名、幾萬名未成年人就這樣被“河水”卷走了!他們中有的甚至連叫喊一聲也來不及就被卷走了!
問題的可怕性還不止於此!
在這些未成年人被卷走時,還有許多未成年人雖然站著,但腳下的堤岸也開始鬆動、崩裂……
一名從事了20多年未成年犯教育管理工作的未成年犯管教所所長在多年調研的基礎上作出了兩個“1:10”的估測:以他這個未成年犯管教所裏關押的2100名少年犯計,觸犯刑法的未成年人應是這個數目的10倍,也就是說是21000人(已觸犯刑法未進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多是被“消化”在公安、檢察院、法院等,如被批評教育、不起訴、判緩刑等);還有個1:10,即受這些犯罪者影響的未成年人又是觸犯刑法人數的10倍,也就是說有21萬名未成年人受到違法犯罪的傳染和影響,假如遇到犯罪誘因,他們就可能成為新的違法犯罪者。
我無法核實這位所長的估測,但他指出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嚴重性、傳染性及預防犯罪的艱巨性在我的采訪中確實得到了證實:
從城市到鄉村,從社區到學校,我從許多正在學校讀書的學生的身上看到了少年犯的影子,也就是看到了他們犯罪前的征兆:自私,貪婪,逃避現實,迷戀上網,無責任感,漠視生命,對父母、老師惡語相加,沒有法律意識,缺乏自製力,以盲目追求所謂的“快樂”為最高原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