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男人何苦為難女人(1 / 3)

許多人認為悲劇的發生就是上天一早注定好的,其實蒼天給了你理想,卻並沒有給你毀滅的工具,當那些因為自己的弱點而將理想生生埋沒的人,轉頭埋怨身邊的女人是禍水時,他們有沒有想過,這一切的悲劇難道真就是天意所歸?男人在遭逢滅頂之災時,難道真的可以甩手聲稱,自己是個無辜者?而這時,女人往往更有擔當。

插圖九 蒹葭意境畫

發動中國“特洛伊戰爭”的女人

——品《陳風·株林》看故事

曆史上,因女人引起的風波及爭議,夏姬不比任何美貌女子“遜色”,杜牧在《杜秋娘詩》中說:“夏姬滅兩國,逃作巫臣姬。”可見一斑。

也的確,同公元前7世紀引發特洛伊戰爭的的海倫一樣,圍繞著夏姬這個女人上演了幾乎一切:情愛,權力,戰爭,殺戮,陰謀,背叛,複仇……美女海倫引發的偉大的特洛伊戰爭是世界曆史中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而戰爭爆發的原因是特洛伊王子拐走了當時西臘王妃海倫,戰爭的結局也就導致了特洛伊王國的毀滅。

夏姬不但毀滅了自己的家庭與國家,還使當時的霸主之國楚國陷入不可挽回的衰落之路,並最終也亡掉了。這得從最初說起。

當時陳國有個大夫叫夏禦叔,是陳定公的孫子,是個高級官員,在株林地方有塊封地,娶了鄭穆公的女兒為妻子,她的妻子因為嫁給了自己就按習俗從了丈夫的姓,改名夏姬。

夏姬是一個美豔絕倫的女人,和先秦之時所有的美麗的女人一樣,美貌必然有出軌的舉動。她未出嫁時,便與自己的庶兄公子蠻私通,等嫁給夏禦叔不到九個月,便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為夏南。雖然夏禦叔有些懷疑夏南是否是自己的親生子,但是看到妻子過於美貌撒嬌就沒有深究。

十二年後,夏禦叔病亡,夏姬也就隱居株林。寡婦門前是非多,而夏姬又是出了名的絕色美人。夏禦叔一死,那些平時在暗地裏垂涎的男人就冒出來了。沒有多久,經常進出株林的夏禦叔好友孔寧與儀行父都成了夏姬的床幕之賓。經過兩個人介紹,國君陳靈公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夏姬知道漂亮的女人難免被權勢男人視為玩物,而夏姬甘心充當這種玩物,並且反過來視權勢男人為玩物,表現出了一種完全迥異的女性價值觀。不過可恥的醜聞像是熊熊的山火在陳國肆虐蔓延,諷刺的歌謠在民間遍布流傳——《陳風·株林》,後來被收編在《詩經》中。

胡為乎株林?從夏南兮?

匪適株林,從夏南兮!

駕我乘馬,說於株野。

乘我乘駒,朝食於株。

盡管如此,陳靈公和他的大臣們並沒有就此收斂住前往株林的腳步。最初時候,陳靈公還不敢聲張,總是尋找種種借口偷偷摸摸前來。畢竟,與臣子的寡妻私通對一個國王來說並不是件光彩的事。還有,夏姬的兒子夏南一天天長大懂事起來,可是,日子一久,他與孔寧、儀行父就肆無忌憚,不再遮掩了。同去株林尋歡作樂,他們君臣三人沉迷酒色的淫行成為了陳國公開的秘密。因為陳靈公任命夏南承襲了他父親生前的官職與爵位,執掌兵權,堵住了他的嘴巴和自尊心。麵對君臣三人時常在朝堂上拿著夏姬的內衣嬉戲調笑,大臣們敢怒不敢言,選擇視而不見。而民間的百姓可就炸開了鍋,開始用歌謠嘲諷君主的失威敗德,荒廢國事。

“他們為什麼興衝衝地趕到株邑城外的郊野?隻因為急著去見夏南。他們不是去株邑郊野嗎?他們要去找夏南。駕著打車趕起四匹馬,停車在株邑的郊外。架起輕車趕著四匹寶馬,抵達株邑歇息吃早餐。”百姓們到處傳唱,一個個交頭接耳說夏姬的這些風流事。這就刺殺了夏南的心,因而心生厭惡,在陳靈公他們又一次來株林時候退入屏後。誰知道他們這次的話挑起了夏南的火氣。靈公嘲弄儀行父說:“夏南長得真像你啊!”儀行父也大笑著反唇相譏:“夏南長得更像你啊,主公!”說完廳中三人拍掌大笑。

夏南羞惡之心再也遏製不住,就將夏姬鎖於內室,從便門溜出來,吩咐隨行軍眾,把府第團團圍住,口中叫道:“快拿淫賊!”接著帶領家丁,從大門殺進去,一頓砍殺,靈公當場斃命,虧得孔寧和儀行父從狗洞及時爬出去,不敢回家就逃到楚國去了。二人隱匿了淫亂的實情,隻說夏南弑君,是人神共憤的事情,請求楚莊王發兵征討。有誌於天下的楚莊王偏聽一麵之詞,決意討伐夏南。

夏南和大臣們立太子午為新君,就是陳成公。為了抵擋楚國可能的發兵,去求助於晉國,而當楚國軍隊開到陳國城下時候,晉國軍隊還沒有到來。陳國的大臣們一向害怕楚國,不敢抵抗,就打開城門,把一切罪名全都推在夏南身上,還帶領著楚軍前往株林殺掉夏南,捉住夏姬,送到楚莊王跟前,請他處治。

楚莊王一見夏姬顏容妍麗,心也就癢癢地動了心,準備收納為妃妾。但楚王身邊的巫臣發話了:“不能這樣。君王召集諸侯是為了討伐罪惡,現在收納夏姬,就表明是貪色而戰,打著正義之師的旗號滿足自己的淫欲,以後您說的話還有誰聽呢?”莊王是一位誌欲稱霸列國的君主,在巫臣的勸說下打消了納妃的想法。便將這個女人賜給了將軍連尹襄。可是不久晉國與楚國開戰,連尹襄就戰死於沙場,豔福沒享多久。連尹襄的兒子黑要沒有替父複仇,反而與夏姬私通。這都是夏姬的美貌造成的。

關於夏姬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到公元前589年時候,雄才大略的楚莊王已經死去,晉國去攻打齊國,齊國被困而向楚國尋求支援。新登基的楚共王派巫臣到齊國援助。讓所有的人都想不到的是,巫臣在這一次久沒有再回來,他撇下大隊軍馬不管,竟然趁出國之際攜帶全部家產,領著寡婦夏姬輾轉逃奔到晉國去了。而巫臣的反叛楚共王和公子們根本不關心,反而狂怒的是大家都想得到的女人被他拐走的事實。沒有什麼比女人更能令男人發狂。他們遂將巫臣滯留楚國的親族屠殺幹淨。

巫臣這個智慧高超的人為了一個女人,明目張膽的欺騙國君和同僚,拋棄了自己在楚國已經獲得的地位、名聲,不惜亡命天涯!還連累害死了全部族人。但是戰爭複仇遠遠沒有結束,巫臣向晉王提出了著名的驅虎吞狼式戰略計劃:扶植楚國東部的吳國,由東麵牽製楚國。計劃一經提出,立刻“走馬上任”。巫臣的兒子巫狐庸率領一隊人前往吳國,著手訓練軍隊,推廣先進軍事科技。不久之後,吳國的伍子胥率領吳國軍隊攻入楚都,而伍子胥身後強大的軍隊正是巫狐庸當年一手訓練的。

這都是夏姬的美麗惹的禍。圍繞著她,亡國、滅族、身死……一係列的事情周而複始地發生,而男人們始終無怨無悔、連綿不斷上陣。而夏姬和巫臣,終老在晉國是他們最後的結局。

《荷馬史詩》中,麵對海倫之美,貴族院的長老們感歎說為她再打十年仗也是值得的,而中國的士大夫們,對夏姬不可思議的美貌不是讚揚反而是恐怖。西漢文學家劉向在編纂《列女傳》事後,這樣指責夏姬:“其狀美好無匹,內挾伎術,蓋老而複壯者。”

他說夏姬的美一定是一種妖術。到了漢代陰陽采補學說盛行的時候,夏姬無疑成為采集男子精氣的最佳代表。

緊接著的幾本書,如《東周列國誌》等將夏姬的所謂妖術大肆渲染,上升都色情的程度,可見東西方對愛、美等觀念的差異。

西方將愛與美聯係在一起,而東方人將美與惡聯係在一起。中國的曆史美女歸結為了必定要帶來極大的罪惡和災難,而忽視了女性無法言說的難處……

春秋時期的“鴻門宴”

——《齊風·南山》看荒唐事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薑,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薑,德音不忘。”

歌中女子,便是齊僖公的小女兒文薑。她姿容絕代,豔冠天下,是各國諸侯,世子追慕的對象。而文薑心比天高,看中的隻有鄭國的太子,婚期在即,本該是一段天偶佳成的佳話,卻沒料到成為了令當時的齊僖公無法抬頭的笑料。

因為文薑的婚姻生活比起姐姐宣薑來,在春秋時候引起的轟動效應不在其下。當時的齊國,是春秋強國之一。這兩個貌若天仙的公主,自然是諸國求婚的好對象,宣薑被騙嫁給了衛靈公,而文薑本來要嫁給鄭國太子鄭忽,結果被人家以“齊大非偶”的流言為由單方麵解除了婚約。文薑自小自負美貌,怎麼也想不到會被男人拋棄。父親齊僖公為了遮家醜也就匆匆將其嫁給魯桓公了。

作為父親,齊僖公對這兩個給自己丟臉的女兒又羞又惱。自己堂堂春秋霸主,大女兒被一個老頭子騙娶,小女兒又和胞兄搞私情,自己的臉麵往哪擱。於是拒絕兩個女兒的歸省之路。其實也是生怕諸兒、文薑再繼前緣。給自己丟人現眼。齊文薑15年不得歸國,也隻得安心做她的國君夫人。她為魯桓公生下了兩個兒子:姬同與姬季友。魯桓公十四年,父親齊僖公歸西,胞兄諸兒當上了齊國的國君,就是齊襄公。文薑就想以前往齊國賀喜為借口,取得丈夫魯恒公同意,來到闊別十八年的故鄉,看望胞兄。

一直對文薑念念不忘的齊襄公聽說她要回來,大喜過望,親自到郊野三十裏外迎接,此時齊襄公滿身成熟氣息,而文薑三十來歲的豐腴更如盛開的桃花,吸引得齊襄公心蕩神馳,差一點在妹夫魯桓公麵前做出失禮的舉動。

當晚,兩人就迫不及待做他們十八年沒有做過的事情。當然,齊襄公找了很多借口,比如說後宮的妃嬪們想與小姑見麵等等,丟魯桓公一個人住在驛館裏,冷衾孤枕,而等他再見到妻子文薑時,受不了她的春風滿麵,醉眼淫蕩,怒從心起,狠狠地摑了她一巴掌,又說了幾句狠話,大概就是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們兄妹的奸情麼?看我回去怎麼收拾你。並吩咐隨從即日啟程回國,不再做一刻停留。

文薑挨打是輕,但說到回去收拾自己自然大驚,連忙讓人給兄長齊襄公說了。齊襄公腦袋一熱,頓起殺機,他的接口信手拈來——設宴相送。在別人的地盤上,魯桓公無奈,值得前來,在這場“鴻門宴”上,魯桓公被齊國群臣灌得酩酊大醉。自然,宴席一散,齊襄公安排的一個叫彭生的人就對魯桓公下手了。

一國國君殺死另外一國國君,在當時絕無僅有。齊國對外宣稱是魯桓公飲酒過度暴病。消息傳來,魯國悲痛,明知是被奸夫淫婦所害,但是魯弱齊強,倘若冒然出兵,猶如以卵擊石。萬般無奈,隻好先行扶立太子姬同繼位,即為魯莊公。然後前往齊國迎回桓公的靈柩,並要求追查國君死亡的原因,要求齊國給一個交代。

追查的結果自然是彭生做了替罪羊。自古就是被利用之人出力不落好,出了什麼問題屎盆子都會扣在他頭上。彭生悔恨有加,臨死關頭,當著齊襄公、魯國使者的麵大罵襄公兄妹亂倫,害死魯桓公,並發誓死後將變成厲鬼,向齊襄公索命。事情很快就傳遍了齊都臨淄,並繼續往外傳揚,很快整個天下就知道了。

傳揚歸傳揚,薑氏兄妹好像並不在乎這些,等料理完魯桓公的喪事之後,文薑仍然住在齊都臨淄不回魯國,而且夫君新喪,也不含淚守喪,依然服飾光鮮,與胞兄齊襄公共享良宵。而且還同車招搖過市,這些都被當時的詩人記錄了下來,比如在《齊風·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