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破車當道(2 / 2)

伊拉克有的是石油,但缺乏分解優質汽油的化學配劑。甚至連石油提煉的低級產品——瀝青,也達不到目前世界鋪高速公路使用的“改性瀝青”的工業水平。破車濫路,所有汽車跑起來都搖頭晃腦,前仰後合。巴格達街頭的各種汽車,都好像是剛挨了槍似的,其中許多破車的確真有槍眼。就連接待我們的外交部禮賓車,也像剛從土裏刨出來的文物。而且由於機械故障前後換過兩輛,前一輛是大雪佛蘭,後一輛是歐茲牟拜(Oldsmobil),兩輛車都是專門接待國賓的。可我這個“國賓”麵前的兩塊前風擋都支離破碎,像蜘蛛網似的。我一直擔心稍有震動就會震落下來,紮了我的手腳。

Δ從“奔馳”到“解放”

伊拉克夏季白天氣溫高達60~70攝氏度,燃燒的空氣仿佛可以融化一切,可我們的國賓車連冷氣都沒有。據陪同講,冷氣機需要更換氟裏昂,伊拉克的氟裏昂長期以來就依賴進口,可現在美國幾乎把所有的化學品都列為禁運。

美國加利福尼亞帝王穀縣地處熱帶沙漠,由於高溫幹燥汽車雨刷器上的膠條一到夏天就被曬裂,每年入冬都得更換新的。我曾經在帝王穀縣唐氏農場種過地,深刻體會南加利福尼亞的酷暑與伊拉克沙漠的炎熱比起來,簡直微不足道。如果重慶人把盛夏形容成“蒸籠”,那巴格達幹脆就是煙熏火燎的生烤。

長達10年的國際封鎖使所有汽車斷了配件,連起碼的維護也無法進行,哪裏還顧得上冷氣空調。各種老爺車即使在巴格達城內稍微運動一下,也會發出糊橡膠味,並伴隨著劈劈啪啪的響動。發動機由於沒有進口冷卻劑,隻能以普通涼水代替,根本達不到要求的冷卻作用。不合格的機油、汽油使發動機迅速過熱,造成引擎熄火。司機不得不到處找人要水,不停地把涼水澆到燒紅的發動機上,煙霧騰騰仿佛回到150年前的蒸汽機時代。

普通老百姓就更慘了。由於伊拉克經濟建立在發達的石油工業基礎之上,現在經濟封鎖斷了石油美元,衣食住行都成了問題。普通人家使用的汽車都是進口的,現在斷了配件供應,隻能過一天算一天。

各國大使館的奔馳車做一次最基本的養護,最近也得到約旦首都安曼,往返2000多公裏。中國駐伊拉克使館文化專員李景方是我的大師兄,不久前好不容易到約旦給自己的綠奔馳換了一副新輪胎,剛回到巴格達就和一對伊拉克夫婦迎頭相撞。大師兄那輛原本傲視群雄的大奔馳五官移位,整個前臉都撞飛了,伊拉克人的小豐田就更沒法看了。這家人可憐巴巴地圍著大師兄,說自己不但沒錢賠償,還希望大師兄給點兒錢,“沒有這輛車,我們就沒法活了”。淒淒慘慘,讓我根本沒有勇氣端起照相機。難怪大街上有那麼多人都開始擠公共汽車或騎自行車上下班了。

一天在去中國大使館的路上,我突然在破車堆裏看到一個熟悉的嶄新標誌,就連聲大喊“停車”!不等司機停穩,我早已抄起相機衝了出去,一直追上一輛嶄新的大公共汽車。司機不屑地問我一輛新車有什麼了不起。我得意洋洋地向他臭吹,現在巴格達沒有新汽車,有新車就是新聞。其次,你注意新車的牌子了嗎?過去伊拉克的大公共隻有奔馳、沃爾沃,頂次也得是印度的“塔塔”(TATA),可這是輛“FAW”,就是中國一汽製造的大“解放”。

經過采訪,果然這是一輛剛從中國進口不久的新車,與其同批到達巴格達的共有60輛,全部是第一汽車製造廠的新產品。巴格達市政當局準備用這60輛“解放”緩解日益艱難的公共交通,並已初見成效。目前,“解放”的票價是巴格達所有公共汽車中最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