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近20年伊拉克烽火不斷,大批壯丁應征入伍,全國有1/3的青壯勞力去了前線。很多生活重擔落到女人身上,海灣戰爭和10年封鎖使原本富足的伊拉克生活水平一落千丈,以往在家料理家務的傳統女性不得不外出求職以增加收入。作為家庭核心的伊拉克婦女在失去親人的同時,還要在悲痛中承擔更多的工作。在日益惡劣的經濟形勢下,伊拉克婦女往往外出兼職幹兩三個班以上的工作以獲取食品。博物館解說員、教師、售貨員、工程師、企業經理、政府官員中的女性比例急劇上升。據說政府各機關、企業中女職員和管理人員占半數以上,個別地方占到80%~90%。
“哈卜拉”意為山口,是巴格達Athamiya的一個普通社區。海灣戰爭破壞了單個家庭的抗災能力,家住哈卜拉的牙醫伊拉哈姆·賈巴·賽洛利用業餘時間,成立家庭互助組幫助家庭婦女培訓就業技能。牙醫賽洛有點兒像我們的兼職婦聯主任,她用業餘時間聯合幾個姐妹,在政府幫助下租了一套房子,主要工作是幫助這一片兒的婦女擺脫目前的生活困難,幫她們找工作,教她們養家糊口的技能。“以前我們從沒有因為生計發過愁,節假日要添新衣服,還會買許多食品,雞呀、肉呀。但是現在呢,很多生活必需品還沒有買,錢就不夠了,製裁把我們的生活搞糟了。製裁給我們造成各種苦難,營養不良,收入降低,即使努力工作到深夜也無濟於事。嬰兒死亡率世界罕見,孩子連起碼的藥都沒有。”
哈卜拉美容美發培訓中心專門教家庭婦女美容美發的技能,使那些沒有財力美容的婦女在家人和朋友之間互相美容。自食其力增加微薄的收入,分擔丈夫養家糊口的重擔。
哈卜拉中心社區幼兒園的老師正在教20多個孩子唱自編的兒歌:“媽媽媽媽不要哭,媽媽媽媽要挺住。”奶聲奶氣令我動容。穆罕默德·卡利姆今年6歲,像所有海灣戰爭以來出生的孩子一樣,這輩子還沒見過飛機。他隻知道飛機是扔炸彈的,一有飛機出現就拉警報就地臥倒。
Δ我們需要友誼和支持
1999年8月15日,中央電視台援引聯合國兒童基金會8月12日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因長期遭受製裁,伊拉克南部和中部地區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比10年前增加了1倍多。埃拉夫生下來還不到三個月,患有肺炎、營養不良、血液中毒等疾病。穆罕默德一家15口一個月的口糧可以保證他們不餓死,但是營養不良和死亡的陰影時時纏繞著他們。有個6歲的男孩得了大腦性麻痹症和癲癇,醫院沒有合適的藥,隻好用普通的麻醉劑來治療。賈那比醫生說,他知道這有危險,但沒有更好的辦法。由於國際禁運,伊拉克全國2200萬人口中至少有1000萬營養不良。平均每個月死亡5000多人,主要為老人、兒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執行主任貝拉米指出,聯合國的常年製裁造成伊拉克食品和藥品短缺,而伊拉克政府分發食品不及時、國際社會援助不夠等等都是造成這場人道主義危機的原因。
據伊拉克自己公布的數字統計:海灣戰爭以來,多國部隊共向伊拉克投放炸彈10.8萬噸,其中大量為貧鈾炸彈。今天很多伊拉克人特別是兒童患有各種放射性疾病,而當年參加海灣戰爭的美國成千上萬老兵則患有“海灣戰爭綜合症”。各國專家普遍認為,貧鈾炸彈會使受害地區相當數量的居民罹患血液病或癌症,並導致嬰兒嚴重畸形。巴格達方麵認為自1991年以來出現的怪胎、嬰兒先天缺損先天畸形、白血病和兒童患癌症現象都與美國使用貧鈾武器有關。
《巴格達觀察家報》總編Nasra Al Sadoon夫人介紹說:“伊拉克健康部和聯合國基金會調查的數字表明,5年來伊拉克死了100萬兒童,這對隻有2200萬人口的伊拉克不啻是天文數字。製裁想殺死所有的伊拉克人,這對文明社會是極端殘酷的。兒童需要特殊照顧,而現在不但得不到照顧,還遭受屠殺,鮮血把底格裏斯河水都染紅了。這說明有人正在滅絕伊拉克種族和人民,特別是美國,它已經幹了10年,不知道它還要幹多久。製裁前伊拉克每座城市都建有醫院,可現在90%的伊拉克人沒有醫療救治。伊拉克許多家庭都有去醫院的痛苦體驗,沒有實驗室,沒有醫療設備,醫生在病人麵前無能為力。中國和伊拉克是老朋友,伊拉克在各種問題上都總站在中國一邊。我懇請中國朋友發揮常任理事國作用,在安理會使用否決權,製止侵犯人權的行為。我們相信製裁必定失敗。伊拉克人民勤勞勇敢,始終沒有停止重建家園,在沒有外國支持的前提下,伊拉克的基本重建隻用了18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