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溝食品加工廠內氣氛熱烈, 村裏人很多都是有生之年第一次吃到這麼精致美味的點心,糕點入口之後,他們的表情如此幸福, 讓人忽視不得。
當然, 這幾鍋爐蛋黃酥確實香甜美味,算是水平正常發揮。皮層酥脆,冰皮勁道, 最裏麵則是一整顆鹹蛋黃, 集營養美味於一身。
沈衛民口腹之欲不強, 再加上家中不斷,所以隻在出鍋的簡單嚐了嚐, 後麵分發的時候內心已經毫無波瀾。沈強和趙和就沒有這樣的定理, 一邊分發一邊咽口水, 遭到不少人調侃。
沈衛民也覺得好笑,讓他們在外麵收集意見,自己則走去屋裏。
“味道不錯, 就是這蛋黃費事。”沈奶說出自己的顧慮。
沈衛民點頭, “都是從各個早市買來的鴨蛋。晚幾年工廠壯大, 如果需求量加大,再求其他方法。”
現在而言, 蛋類屬於奢侈品,農家孩子中一般隻有極受寵, 才有吃蛋的待遇。農村養鴨的更在少數,他們現在用的鴨蛋有兩個來源,一是趙姑娘的特殊渠道,二則是沈衛民混跡各個早市,一點一點收回來的。
現在工廠未開, 隻用於零售並不用擔心鴨蛋不夠用。以後工廠做大做強,需要更多投入的時候也不怕。沈家溝別的不多,就是山林占地麵積大。從中圈住一片地,養雞養鴨都是可行操作。當然這所有產業都得依托生產隊進行,起碼近十年這個原則都不會更改。
不過,這都是後話。村裏建工廠這事已經讓社員們猜測來猜測去,充滿不信任,再貿然跨出一大步,他怕扯到襠。所以再有其他大動作,必定是工廠站穩腳跟之時,不單單是指在沈家溝站穩腳跟,是更方麵都穩定下來。
沈奶點點頭,沒再說什麼。糕點是之前吃過數次的,該提的意見之前就說過了,現在就不湊數了。
“品相精致,隻做新穎,味道極好,就是這定價……”旁邊的夏揚州開口。以品相味道來說,這比之他之前吃過的所有種類的點心都不逞多讓,幾層麵皮加冰皮加豆沙層再加蛋黃,粗算下來竟有數層,單論這個手藝就不是誰誰都能做得到的。更不用說最裏麵包裹著整顆蛋黃,成本在那擺著,定價怎麼可能便宜?
沈家溝食品加工廠名不見經傳,說白了現在還隻是一個小作坊,要想讓產品走出去,最好是物美價廉的摻兌,找對市場,還是有不小的發展前途的。價高就不出量,發展絕對手局限。
“今天是試品會,關於定價,我們會綜合成本,和市麵同類型產品,定出合理的售價。”沈衛民笑著說道,“也就這款產品稍稍複雜些,下麵幾款產品就趨於普通了。”
夏揚州點點頭,這樣的話題他們之前當然也聊過,現在問出來隻是經由沈衛民的口讓大家知道工廠的一些規劃,以及重申今天試品會的目的。
所謂試品會,關鍵在試品,其餘就是工廠的事情了,其他人說了都不算,所以也不用瞎提意見。
那邊,趙琪開始炒製榛子,在榛子炒到適當,馬上倒進裝滿涼水的木盆裏,熱脹冷縮之下,榛子裂開,這樣還有一個好處,蟲蛀榛子自動沉入水底,然後迅速把漂上來的榛子撈出來瀝幹,各個顆大飽滿,裂口熱鬧。
普通人很難把握不好火候,炒的太過或者太生都影響口感,但趙姑娘總能掌握的剛剛好,果肉綿軟清香,味道不幹癟。
身處沈家溝,周圍是山林,家家戶戶都不缺幹果,但是趙琪這麼颯的手藝,還有這一手開口手藝,大家還是第一次瞧見,均發出驚歎的“哇”聲。
沈強和趙和開始分散幹果。每個人的小碟子上都有五六顆的樣子,剩下的都分給了急切等候著的牆上牆外的大孩子小孩子們。
後麵的山核桃和去殼紅糖核桃大都是趙琪現場操作。
“怨不得人家能開工廠,瞧這手藝那是沒話說,比我之前在供銷社買的都好吃太多了。”一個矮胖的婦女邊吃邊對旁邊的趙蘭說道。
趙蘭意思品嚐了一下,心裏卻滿是不服氣,哪有很好吃?“她的手藝能和大工廠相比,你別是得罪了供銷社的服務員,讓人給穿小鞋了吧。”
矮胖婦女頓了頓,“服務員就是咱們村沈秀姐,我哪得罪她?再說這確實好吃啊。我說趙蘭,這可是你親妹妹趙琪掌勺,親姐妹打斷骨頭還連著筋,你不至於這麼針對她吧。”
“你胡說什麼?你也知道我們是親兄姐妹,我犯得著什麼事都針對她?”趙蘭最聽不得人家把她和趙琪連在一塊說。
這段時間趙琪在沈家溝可不得了,走哪兒都能聽到她的名字。哼,那可是揚言要和娘家爹娘斷絕關係的女兒,有什麼好說的?爹娘把她養那麼大,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況且曾經這麼疼愛他,她都能狠的下心來轉身就走,再也不理會,心毒的很。
剛開始趙蘭還覺得慶幸,如此一來,就算嫁到同村,趙琪對她也沒有任何威脅了。隻是沒隔幾天,趙琪和沈家就放出了大動作,誰都沒想到沈衛民竟然會牽頭辦工廠,而趙琪竟然成了僅有的四個工人之一。
看到趙蘭這樣的表現,旁邊的矮胖婦女撇了撇嘴,真是一點都看不得自家妹妹好,當著她這個外人的麵都不掩飾了。
如果趙琪是外邊嫁到沈家溝來的,沒準還有人站在趙蘭那邊,但是趙琪從小在沈家溝長大,沒是沒非,雖然不常下地被村裏嬸子大娘說嬌慣。因此還毀了幾樁姻緣,就比如他們小隊長,當初就看上了趙琪。村裏也不少人想著他們兩個有戲,後來卻都不了了之,隻就是因為大隊長媳婦看不上趙琪懶散。
沒想到柳暗花明,錯過了吳林,趙琪嫁給了同村沈衛民。本以為兩人就是瞎過,一個比一個不靠譜,沈衛民有份工作還不好說,那段時間村裏可有不少人私下說趙琪這趙琪那,同情沈家叔嬸的那更是不在少數,都說他們倆以後日子難嘍,養個大手大腳的兒子不說,兒媳婦也不是正幹的主。
卻沒想到人倆當事人完全沒有這種煩惱,甚至日子還過得越來越好。有沈衛民建牽頭建造的沈家溝食品加工廠,現在已經建成了,等著明天開業呢。
這下村裏風向標都變了,潑冷水的不在少數,但是抖得承認人家沈衛民確實有能力。隻是沈家和趙家的關係也就這樣了,看被請進工廠的人,要不是和沈家關係近,要不就是村裏有頭有麵兒的,按理說趙家也應該在邀請行列,但除了趙老四,不管是宋引弟還是趙蘭都沒讓進門,直接堵在了門外,還還不能說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