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第 66 章(3 / 3)

一笑。

在沈新乾和李招娣跟前,沈衛民還有幾分把握說自己的地位勉強還是能稍稍占上風,畢竟是他親爹親娘。不過在沈爺沈奶這,看起來他是完全沒有勝算。

果然,他和倆孩子一起到,他爺他奶對著他說了一句“回來啦?”然後就沒有然後,圍著重孫子說話去了。

沈衛民站在原地,感覺自己不該在這裏。不過來都來了可不能丟份兒,“爺奶,倆娃就麻煩你們了,要是他倆不聽話一定告訴我。我還有事忙,先走一步。”

沈衛民強裝鎮定的說道,迎來的是沈爺沈奶隨意擺了擺手,不聽話的混小子,哪比得上他家重孫子重要。行吧!所幸沈衛民現在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並良好的適應了,呀不會感覺鬱悶。

沈衛民沒有立刻回家,而是去了大隊部。離老遠就看見吳和平和幾位村裏管事的正站院裏好像在商量什麼事情。現在是農閑時候,以前農忙的時候村裏人去鎮上或者更遠的地方做長工或者短工,現在沒有這樣的機會了,一到農閑大都是進山打獵,偶采果子,擔些山貨,備著等冬天吃用,這就是他們老百姓的生活。

現在村裏正在商量的事情是今年去公社挖河的工作該怎麼分配,本來像這樣的事情,每家每戶都該出個人,當然隻要青壯年勞動力,但是今年公社批下來的名額有限,大家能有個轉換,不用每家各個都去,所以這選誰不選誰得他們做決定。

正說著話,就聽旁邊的有人說,“長發,那是你堂外甥吧?他是往我們這邊過來的不?”

吳和平和李長發抬頭看去,就看到明顯正朝他們這邊走過來的沈衛民。

但是這哪是他們認識的那個沈三柱子,這分分明明是一個城裏人了。白襯衫、黑褲子配上解放鞋,脊背挺直,嘴角含笑,精神兒的一小夥越走越近,他們幾個心中的這個感覺越來越強烈。

到了現在,吳和平不得不承認,他兒子是徹底被比下去了。著看這股子精氣神,沈家溝就沒有能比得上的。這要是在公社看見,他恐怕都不敢認這是他們村裏

的沈三柱子。

等沈衛民走近,他真切的感歎:“三柱,兩個月正沒見,你這大變樣了,在麵外麵見到你叔都不敢認了。村裏人都好奇省城長什麼樣,等有時間你好好和大家夥說說,沒去過也過過耳癮。”

自從沈三柱被借調去省機械廠工作的消息傳出來,沈家溝私下可炸了鍋了。且不說沈衛民最後真正能掙多少錢,單說這個事情本身就足夠令人驚訝,等以後回來沈三柱也是在省城“住”過的人了。

一個正事不幹的少年,曾幾何時在沈家溝被人嫌狗嫌,走出去卻受人歡迎了,先是成了縣城機械廠的正式工,還受到重用,被借調去省機械廠去了。這可完全超乎沈家溝村裏人的想象?

“都是廠裏領導厚愛,不然以我這麼淺的資曆怎麼可能有這個機會?”沈衛民謙虛了兩把,然後爽快答應:“不過我確實好好逛了逛,大家要是好奇,可以家來問我,我一定知無不言。”

“好樣的!”吳和平拍拍沈衛民的肩膀,就算走出去了,和他們說話也沒有帶著疏離,很好很好。旁邊的李長發問道,“怎麼到大隊辦公室來了?找我們有事?”

沈衛民站正,老實的笑笑,“我確實有事情要和幾位叔伯舅舅商量商量。”他本來想先以為隻有吳和平李長發在,想先聽聽他們意見的,卻沒想到都在,不過這樣也好。

沈家溝選出來的各位領導很均勻,每個姓氏都有代表。這屆選舉沈姓一族人深感羞愧故放棄名額,現在在場的沈姓族人是村裏婚喪嫁娶主事人,沈衛民該稱一聲三爺爺。

“哦?”幾個人互相看看,十分好奇沈衛民找他們到底什麼事情。

沈衛民把自己的打算說了下。要想在沈家溝成事,怎麼都越不過眼前這幾個人去,既然能當選為村幹部,必是有一定的威望,為人做事還算不錯,不然大家為什麼選他?要是能得到他們支持,事情是必定是事半功倍。

吳和平雖然笑嗬嗬的答應了,心裏卻並不重視,還調侃這沈三柱進城當了工人,就是不一樣,和他們說話都是

一套一套的了,然後就聽見沈衛民說出了自己的規劃。吳和平什麼也管不得了,他看向沈衛民:“三柱子,你的意思是說咱們村裏能這麼幹?”

不是村裏能幹,是非得村裏一起幹不成,非要說的話他們算是合作共贏。和沈家溝集體利益掛鉤,讓社員參與其中,他們才有前(錢)路。

“我覺得應該試一試。我也是走出去才知道生產隊集體能做的事情也有很多,雖然說整體環境如此,不過還是有許多較為富足的生產隊,他們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有副業。好些咱們的條件跟人比不上,交通便利、有養魚塘、有拖拉機。咱們最大的優勢就是背靠紅池山,這是我們老祖宗留下的珍貴財富,養育了我們沈家溝一代又一代,就算到現在也絲毫不輸於人。”

沈衛民最近這段時間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宣傳。宣傳的目的,簡單來說就是讓別人認可自己。他現在能夠熟練的運用很多技巧,讓自己的言說能夠最快最好的獲得收聽者的共鳴。

就比如現在,沈衛民這麼一大長串話下來,聽得生產隊幾個幹部那叫一個熱血沸騰。

“那如果如你所說的要是我們村建成副產品加工廠,我們應該怎麼運作?”李長發問道,他們到底是農民,平常農事繁忙的時候,哪有時間再關心其他。

旁邊也有人擔心,“這樣做真的符合規定嗎?要是到時候被按上投機倒把的名聲,咋辦?”

“這件事情不用擔心,我既然提當然就是因為它國家規定。我已經托縣城認識的朋友打聽了,如果我們村要開始幹,各項手續一定齊全。

咱們池縣現在的縣長林建業同誌是從京市調來的,是一名確確實實想要大幹一番出成績的同誌。知道聽我們這村這麼有上進心,高興的不行,要是我們做得好,沒準還能在池縣當個典型,讓大家知道呢。”沈衛民信口說道,他還沒有見到楊文也,不過想也知道事情問題不大,他們這位縣長可比想象中的大膽。

“那這銷路……”要說是一個生產隊發展副業最關心的是什麼?那當然就是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