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跟在後麵攆著喂的情況完全不會發生。
“今天去不去縣城?”沈爹問。眼看著兒子的大喜日子就到了,他們家該準備的倒是已經準備好了,不過還是有許多東西要置辦,結婚不是一件小事,現在不興大排場,不過老兒子現在是工人,到時候肯定有工友來家裏,這讓人到山溝溝來就夠抱歉的了,總不能還讓人敗興而歸,所以該置辦的都給置辦起來。
自從知道兒子能掙錢,沈新乾也放開了許多。
這從前啊,他和招娣老是想著努努力,再加把勁,要是老兒子有個萬一,他們不至於兩手空空太作難。還有就是老兒子的情況,結婚生孩不都得他們老兩口多照看。卻沒想到到頭來最讓他們省心的就是老兒子。
前邊倆兒子結婚的時候,他和招娣在工地上、在地裏忙活幾年的錢都砸裏還不夠,那時候一個汗珠砸在地上能摔八瓣。到現在輪到最親最近的老兒子了,反倒都是他自己在張羅。
人生在世啊,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就是做夢他和招娣也沒想到老兒子能有今日啊。沈新乾現在隻要想想都覺得感慨。
“明兒去,家康和小聰今兒不去大生叔家,我陪他倆,下午再把他們送去爺奶家。”倆月不見,回家第一天理所當然要好好陪陪孩子。
倆娃的日常安排很規律,早上吃完飯去李長生家,下午四點左右被沈爺沈奶接走,沈新乾和李招娣下工的時候再把他倆接回來。昨兒爺奶有事,倆小的這才在大生叔家練字。沈衛民昨兒專門和大生叔告了假,不過爺奶家還是得去。
沈爹點點頭,“行,你心裏有數就行。”
一上午,叔侄三個窩在房間裏玩組裝玩具。之前沈衛民照著李衛國留下的圖紙,又結合自己的摸索改進做來的可拆卸木槍,兩個小家夥現在拆裝已經很熟練了。
至於可組裝玩具車,一人乘坐另一個推拉,或者兩人一人一輛,拿推蹬著走。玩得不亦樂乎,拆裝更是不在話下。沈衛民早晨還在院子裏發現專門給車車蓋
好的車棚,瞧那木頭架和黑塑料棚,也就他爺和他爹陪著倆娃娃胡鬧。
半晌,沈秀和嚴慶林帶著仨孩子來了,五個孩子湊到一塊,嘰嘰喳喳,沈家院子裏熱鬧的厲害。
沈衛民陪著嚴慶林說了會話,葉聰抱著自己組裝好的木頭槍過來,直接塞到沈衛民懷裏,“小叔,這個你幫我保存著。”
沈衛民當然應好。李家康和葉聰算是比較好養活的孩子了,從部隊來到陌生的山溝溝,適應的還如此良好。沈衛民做的那些玩具,他倆都喜歡,愛不釋手,不過要說這最愛還是這兩把可拆裝的木頭槍。
嚴慶林看一直長不大的小舅子現在也有小孩要照顧了,心裏不免有些唏噓。那把木頭槍,他以為是實心的,就看到他小舅子上了發條往他這邊比劃。
“咦——”嚴慶林驚訝的不可思議,“不是實心的?”
沈衛民點頭,“為了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我嚐試著把各方麵零件分開來,有些地方木頭可以做,有些地方就必須得用到鐵,為了把我畫的圖紙上的零件製出來,鐵匠師傅都被我搞怕了。”
嚴慶林接過去,槍身不算小,不過小孩子也能捧著。手感雖然差點,但是重量卻正正好。嚴慶林試著拆裝,他之前有經驗,感覺很好上手,相似卻又和現在正在服役的槍械有些微不同,嚐試扣動扳機。
!!
李招娣臨近晌午才回來。今天日子特殊,沈家溝凡是嘴條利索的婦女都被征召去趙蘭婆家了,想看看她婆家到底咋回事,發生了什麼?
李招娣的身份更特殊些,那也是她親家。盡管除了沈芝剛結婚那會兒她去過幾次,之後兩親家再沒交際,就是沈芝幾個孩子出生該隨的禮李招娣也是叫人捎去的。
大家都是這麼幹的,也不算失禮。這年頭,誰家都忙,每天忙著上工,忙著填飽肚子,誰有閑心去這去那。其實說到底了還是不親近,沈秀家三個孩子,李招娣凡事都是親力親為的。
早先不親近,雖然沒斷親也差不多了。時隔這許久登門卻是這樣的情況,還是令人不勝唏噓。
李招娣進門,沈衛民和沈秀對視一眼,打眼一看她的表情就知道情況有些糟。“娘,事成不成的也過去了。說到底又不是咱家的事兒,你幹啥放在心上?”沈秀勸道。
“想想就氣人,一個村兒的伯娘、嬸子給她出頭,她自己反倒是像被逼的似的,惹得我們在別村被指指點點,反倒像是我們逼著她離婚似的。”李招娣接過老兒子遞過來熱茶,喉嚨終於好受了些。
趙蘭那個拎不清的,這次也是最後了,再有什麼看村裏誰還出頭?宋引弟也是個軟蛋,也就指使她兒媳婦的時候利落,到了外人麵前連話都說不全乎,三輥子打不出一個屁。就說她們娘倆不用去,那早早就一屁股坐上了驢車,趙蘭懷孕,一路上隻吐酸水,她自己半生不死的,反累她們也難受。
可遭了罪了。
“娘,”沈衛民感受到李招娣身上的火氣,有些無奈,這不是早先就可以預見的結果嗎?
李招娣擺擺手,“你先別說話,讓我還兩口氣。”
“奶奶,你回來了呀。”李家康從西屋出來,看到李招娣,親親熱熱的喊道。
“哎呦,我大孫子啊,”李招娣本來還冷冷的聲音迅速變成甜膩高嗓,接著去關心她孫子早上吃了什麼,在家幹了什麼去了。看的旁邊的沈衛民和沈秀一愣一愣的。
“我弟這就要失寵了,”沈秀笑他。
“是吧。”沈衛民也笑。
這要是在以前,李招娣心情不暢,沈衛民說幾句話比誰都管用。但是現在,得她大孫子開口才能成嘍!不過怎麼都好,老人不憋在心裏就成。看著兩個小孩圍著他奶東拉西扯,沈衛民隻覺得好笑。
趙蘭這事在沈家溝到底引起了什麼樣的漣漪?沈家人並沒有多少實感。
到點沈衛民送李家康和葉聰去西頭沈爺沈奶家,走進小院,發現裏麵大變了樣子。平常總是堆滿小院的工具、木板全都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頗具特色的秋千,和幾把小孩也能坐的穩當的矮凳子。院裏的藤床上麵也多了兩個小小的蒲團,小小圓圓的,看著就讓人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