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仗雖然是張燕贏了,但是張燕卻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就在剛才的這場小仗之中,他損失了三千六百兵戰士,並且另外還有三百多
人受了輕重不一的刀傷。自己的兵力是敵人的十五倍,居然比敵人多損耗了近一倍的兵力。這樣的戰果嚴格說來是自己敗了,而且敗得很慘
。相信如果敵人的兵力能夠達到自己的一半的話,自己這一仗肯定是會輸掉的。
剛才張燕已經向向導問過了,阿拉達隻不過是義渠眾多部族中的一支,義渠像這樣的部族有很多個,阿拉達隻不過是很普通的一個部族
,在義渠的諸多部族之中他們不是最厲害的,義渠王的部族才是最厲害的軍隊。其他的部族都在義渠軍隊下吃過虧,若非如此,這些膘悍的
遊牧民族也不會聽從義渠王的領導。
張燕這次算是明白了什麼才叫做真正的騎兵。以前他所帶領的騎兵大多隻做擾敵之用,士兵所帶多為弓箭,雖然每人都佩一把長劍,但
是騎兵卻很少有用劍砍殺敵人的時候,他們大多數隻是利用戰馬的速度和弓箭的遠距離攻擊出其不意的打擊敵人,一般沒有遇到過兩支大的
騎兵相以對衝鋒。當初白起要求每一們戰士都必須配備一把河東郡出產的鐵製馬刀,張燕起初還覺得這種裝備沒什麼必要,在騎兵對射之中
馬刀還沒有好的弓箭有用。而現在張燕已經知道白起為什麼一定要他們配備馬刀了。因為在兩軍相對衝鋒之中弓箭並不能完全發揮他的做用
。而等到敵人近身之後,隻有利於馬上劈砍的馬刀才是最好用的武器。
想通了這一點張燕命所有的人把弓箭都掛回馬頸上去,統一把雪亮的馬刀抽了出來。張燕看著這兩萬五千多把馬刀組成的刀林向手下的
士兵們說道:“前麵就是敵人的居住地,那裏有我們所需要的糧食。但是他們是不會乖乖的把糧食拿出來的,我們倒在這裏的幾千兄弟已經
告訴了我們這個事實。那麼,我們現在要做什麼!”
“殺光他們,為兄弟們報仇!搶光他們!我們要吃肉!”士兵們吼了起來。
“好!兄弟們,前麵阿拉達牧民區,雞犬不留。殺!”“殺!”隨著震天的喊殺之聲一支超過萬人的牧民居住區永遠的消失在了秦國西
北的草原之上。戰爭是殘酷的,雖然張燕並不願意那麼做,但是這次秦兵還是把所有的牧民全部殺光了。沒有留下一個活口。
就這樣,張燕的軍隊得到了他們來到草原上的第一份來自敵方的糧食。從此,最殘酷的戰爭在義渠人居住的草原上展開了。這場戰爭並
沒有打多長時間,決不超過六個月,但是僅僅在這不到六個月的時間之中,死在秦人刀下的義渠平民就達十三萬。這是後話暫且不說,且說
眼前的白起又有了一個很大的難題。
這個難題就是對齊用兵之事。白起手中的兵力雖然不少,但是真正能抽掉出來的兵力並不是很多。河東的兵馬在被王林帶走三萬之後已
經所剩不多,而許渡的大軍又必須留守在鹹陽。新城那邊的軍隊就更不必說了,自從白起奪了洛陽之後韓人沒有一天可安枕的,他們無時無
刻不想著如何奪回洛陽,白起若是敢動那裏的兵馬,韓人必會趁機奪回洛陽。白起手中的這些兵力都不能動。雖然除白起自己的兵力之外其
他的將軍們手中也都有些兵力,但是現在白起還不知道這些將領之中哪個可靠,哪個不可靠,如何敢派他們出去?
想來想去,白起還是覺得向壽最合適,不過向壽的兵馬都在北界防禦義渠王和趙人,那裏的兵馬也不宜亂動。眼下隻有任鄙手上的軍隊
還可以調動一些,不過絕不能太多。想到這裏白起又範起難來。答應了燕國要派十萬兵馬的,若是不能履行約定的話必會被他國看成是沒有
信義的人,而且還會讓人對秦國的實力發生懷疑。所以答應燕國的這十萬兵馬是不能短缺的。可是一時又到哪裏去弄這些兵馬呢?
正在白起為難之際,忽然靈光一閃,白起頓時有了主意,趕緊命人把許渡叫來。許渡不知白起有何要事,急急忙忙的趕了過來。白起向
許渡問道:“新城君新招的那五萬兵馬可還有備注名冊?”白起這句話問得沒頭沒尾,把許渡給問住了,不知他所說的是哪路兵馬。白起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