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兩郡安危(2 / 2)

白起離開兩郡多時,有些事情還沒有範雎知道的清楚,再加上關心則亂,所以一聽到齊王向兩郡發兵心裏就急了起來。現在聽範雎這麼一說,他才醒悟過來,現在兩郡其實並沒有什麼危險。

“田園的三十萬大軍不是奔方與郡去的,又是奔哪兒去的呢?”白起心中有點奇怪地問道。

“以我看來他們是奔著南陽而去的。”範雎說道。

“南陽?你是說他們是去阻攔三晉的兵馬的。”白起突然醒悟道。

“是的,你看,三晉的兵馬全都會集在安陵,他們若想東進攻入齊境必然要過南陽。我若是齊王的話也會在這裏安排大量的兵馬的。”範雎說道。

“先生之言有理,確實是這樣,南陽若是破了,三晉的兵馬就可以長驅直入攻到齊國的腹地去了,難怪齊人不惜血本,把大量的兵力調到了南陽來。”白起說道。

“其實齊王把兵馬安排在南陽還有另外一層意思。”範雎說道。

“可是針對淩陽夫人而來的?”白起問道。

“正是,雖然淩陽夫人的封地名為齊地,事實上卻早已經是大王的領土了,大王若是指派兩郡的兵馬北上攻齊,兩郡的兵馬定然不會違令。兩郡早已經是齊王心頭的一塊心病了,現在他雖然無力把這個眼中頂拔出來,但是卻絕對不敢掉以輕心,所以這三十萬兵馬必然還有監視兩郡兵馬的意思。”範雎說道。

“我們已經與燕人說好了共同起兵伐齊的事兒,依你看我們出兵齊國的時候是從國內調兵呢還是從兩郡調兵呢?”白起問道。

“大王千萬不要輕易動用兩郡的兵馬。”範雎急忙說道。

“為什麼?兩郡兵馬離得近,又熟悉那裏的地形以及齊人的做戰方式,用他們攻打齊人不是正合適嗎?”白起問道。

“方與郡是舊宋國的土地,倒還沒什麼,薛郡卻是地地道道的齊國領地,你讓齊人正相殘殺,必然會讓齊人心寒,此其一。另外楚國有與齊國聯軍攻三晉之意,以目前的形勢來看,齊楚聯合是遲早的事兒。你若把兩郡的兵力抽調一空,齊楚必然聯軍先破兩郡,到時候我們的損失就大了,此其二。還有,五家奪齊說是事成之後各家平分,但事實上必然會是各人占領的城池各人要,而且到最後因利益分不均勻而出現幹戈也是意料中的事,到那個時候可就全憑實力說話了,我們如果能多派過去十萬兵馬,不是可以撈到更多的好處嗎?”範雎笑著說道。

“先生所言甚事,白起受教了。”白起站起身來向範雎躬身禮說道。範雎趕緊站了起來避了過去。

“不知寡人讓先生準備的東西和先生有沒有準備好?”白起問道。

“回大王,已經準備好了。”範雎說著從懷裏取出一卷帛書交到白起的手上。白起把那帛書接過來鋪開一看,隻見帛書的最左側寫著“三公九卿之製”六個篆字,其下寫道:大王之下設三公,三公為:丞相,太尉,禦史大夫。

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輔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太尉,掌管軍事的最高官吏;禦史大夫,主要管理記事,其地位相當於副丞相,主要職責是管理圖籍、奏章,監察文武百官。禦史大夫下設禦史中丞,掌管圖書秘籍,同時監察文武官吏;侍禦史,掌管文書;監禦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負責監督郡守的禦史。

三公之下設九卿,分掌具體行政事務,如祭祀、禮儀、軍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包括:奉常,郎中令,衛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

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地位很高,屬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宮殿警衛;衛尉,掌管宮門警衛;太仆,掌管宮廷禦馬和國家馬政;廷尉,掌管司法審判;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務;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務;治粟內史,掌管租稅錢穀和財政收支;少府,掌管專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澤之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