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天上的箭雨落盡了,地麵上的響聲也停了下來,卓旦正要鬆一口氣,這時,正前麵突然一剽騎兵向著自己的隊伍這邊殺了過來。卓旦以為是敵人的主力來了,馬上收攏軍隊,列開隊形迎戰這批奔襲而來的敵人。不過當卓旦看清楚這些敵人的數量時,他的心裏卻不由得一陣失望,原來這隊奔襲而來的騎兵總人數絕不會超過五百人。不可能是卓旦所等侍的敵人的主力。
說實話,剛才的一波箭雨給卓旦帶來的損失可真不小,在這箭雨和爆炸之下,卓旦的軍人十人之中倒有四人是受了傷的,不過卓旦有一萬的人馬,即使死傷一半還會有超過五千的兵力。五千人對五百人,卓旦一點兒也沒把這隊騎兵看在眼裏。
戰國早期,戰爭還是以車戰為主的,專業的騎兵隊伍可以說是少之又少。直到趙國出了趙武靈王,騎兵才在中土各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不過話說回來,就以白起所處的那個時候來說,騎兵的發展也隻是剛剛到了起步階段。它隻是做為一種輔助兵團而存在著,真真正正的用騎兵做為主力的戰爭,在當時還沒有出現。所以卓旦雖然沒把白起的這五百人放在眼裏,但是當這五百人真正的殺到卓旦的麵前的時候,卓旦卻發現自己並沒有十分有效的辦法可以阻止這隊騎兵的進攻。
白起一馬當先,帶著這隊騎兵向著卓旦的軍隊衝了過來。騎兵若是奔跑起來,步兵哪是對手,隻是馬兒的衝撞之力就夠步兵受的了。見到這狂奔而來的鐵騎,那些剛從爆炸中回過神來,驚魂未定的楚人哪敢正膺其鋒?一個個躲避唯恐不及。楚人這一避,立即給奔跑中的馬兒讓出了道路來。白起端坐馬上,手中的馬刀揮舞得如一片光影,帶頭衝進了楚人的陣營之中。
白起力大刀快,凡是與他沾邊的敵人,沒有一合之將,全都被他斬殺與馬前。跟在白起身後的秋沫與另外一名低級的將領緊緊的跟在白起的身後,一邊護衛著白起,一邊揮刀去砍殺那些貼近他們的楚人。馬兒速度很快,他們騎著馬兒在人群中直衝而過,那些楚人即使沒有被他們殺死,他們也沒有時間再退回去給他補一刀。同樣的,那些楚人雖然也想向他們發起反擊,但是楚人的長劍尚未到達這位騎兵的身上,楚人麵前騎兵已經換過了兩三個,其中更會有人趁著這一錯而過的機會向他砍上那麼一刀。
一眾騎兵通過之後,楚人的劍沒有刺到這些騎兵們的身上,而他們自己身上反而被馬刀留下了少的傷痕。五六千人就這樣被五百人硬是給切了過去。這五百騎兵正是白起從秦國帶來的那些由白起親自調教出來的士兵。這些士兵由秦國出來的時候,他們的訓練並沒有完成,不過有白起在,哪裏不能訓練?這一路之上,有白起這專業的特種兵指點,這些人最終在到達齊國之前完成了他們的訓練任務,成為了白起手中的一支奇兵。
這些士兵在來齊國的路上折損了近一百人,白起到達薛郡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四處招募身手超絕之士加入到這支隊伍中來。白起把這五百人補齊之後,又對他們做了大約一個月的訓練。時至今日這支人數不算太多的部隊已經成為了一支可以完成任何特殊任務的卓越的部隊。五百人在五六千人之中衝殺而過,最後中白起點查人數的時候,發現這一來一回之間,隊伍損失的還不到二十人。然而就是這不到二十人的損失卻換來了楚人之中好幾百人的傷亡,而且這一衝之下,楚人的戰陣完全被衝亂,這時如果白起的大軍衝殺過來,卓旦必敗。
卓旦看到這樣的戰果,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不過在這個時候他連生氣的時間也沒有了。為什麼?因為在白起的那五百騎兵衝過之後,白起為卓旦準備的大軍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