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妮子想到這兒,挑了下眉,邁著歡快的步子去到裏正家,東西送過去,免不了要推拒幾番,不過徐苗很會說話,哄得單氏跟徐亮都樂嗬嗬的收下東西。
對方還說,以後要是有什麼事兒,就把孩子給他們送過去,如何如何的。徐苗自然是高興的,一點兒東西換回來這樣的關係,日後想做什麼,要做什麼,想必都是一路綠燈放行的。
把徐芽跟小五送回家之後,徐苗又去了趟族長徐文昌那邊,把東西送完,直接去了李郎中那裏,說了一會兒話,把東西留下之後,徐苗起身告辭。
李郎中親自送她出來,爺倆在院子裏的時候,李郎中這才開口說:
“苗姐兒啊,等今年秋忙完事兒,你把三郎送我這學醫吧,那孩子日後怕是……有個手藝,將來也能混碗兒飯吃。”
李郎中說的很婉轉,徐苗自然是明白他的意思,不過她心裏還是另有打算的,想了一下搖搖頭,笑著說:
“李大叔,我謝謝您這麼想著我們家三郎,不過對於三郎,我還是想先讓他去書院念書,雖然過了最好的年紀,不過認識幾個字兒也是好的。”
“對,對,是得先學會認字兒,那到時候他若是對行醫有興趣,我再教他也行。”李郎中不疊的點頭讚同。
徐苗看著李郎中這般,也是感激的點頭,扭頭出了院子,李郎中瞅著大門口,久久都沒有回屋,不知道為什麼,他總認為徐苗這一家子,日後絕對會不一樣……
……
徐苗回到家之後,就開始帶著弟弟、妹妹忙活了起來,首先是家裏的吃食,細糧放進倉房掛起來,免得喂了耗子,接著鍋裏放水,切了一顆酸菜開始燉骨頭。
這大棒骨一定要用斧頭把骨頭劈開,然後把裏麵的骨髓熬出來,那樣的湯才是最有營養、最香的。
小五是個小饞貓,乖乖的守在爐子邊上看火。徐苗也沒有管他,帶著徐芽跟三郎,開始把家裏的那些破被子拆了,然後把裏麵能用的棉花拿出來,跟新棉花一起,重新續上縫製成褥子。
這是個大工程的活兒,一個下午就算他們姐兒倆再手快,也隻能每人縫出一個半來,三郎雖然不怎麼會,不過也學著幫忙,一點一點的縫,一個下午倒也能弄出一個來。
分了家了,這小日子過得就有奔頭了,無論是徐芽、還是小五,又或者是三郎,都不用再聽上房的責罵跟受欺負。
徐苗更是覺得,等開了春,一切就都會好了……
在姐弟三人的努力下,四套鋪蓋僅僅隻有了一天半的時間就做好了,雖然累了點兒,耗費了一些燈油,可看著那花麵的新被子,大家這心裏都覺得十分的開心。
離過年就隻剩下一天的時間了,徐苗要忙活的事情真的是不少,買回來的那扇板油,在昨天晚上終於算是煉出來了,不到十斤的板油,出了七斤多點兒的葷油。
這就不少了,一般好一些的板油,一斤才能出不到八兩油,徐苗對這個屠戶賣的肉,還是挺滿意的,正好今日家裏要丸子,這油也就派上了用場。
慮量一下過年的東西,這幹糧還沒有蒸、魚也沒有收拾,買回來的那隻笨雞,人家雖然給收拾好了,可還沒有剁。
總之要忙活的事情太多,所以臘月二十九這天一大早,小妮子就趕緊的起早忙活。先是把頭天晚上發的麵處理了。
然後又把從鎮上買回來的大棗洗幹淨,做成棗饅頭上鍋蒸,過年的饅頭自然都是白麵的,畢竟一年就這一次。
等徐芽他們三個起來之後,徐苗又開始剁蘿卜、剁肉餡兒,三郎因為這兩天做被子的緣故,有些累到了,還在炕上躺著,小五過來幫著徐苗燒火,至於徐芽,則是在屋裏趕製開春的衣服。
昨兒晚上他們已經說好了,過了年十五,就送三郎跟小五去鎮上念書,到時候回來教徐芽跟徐苗。
雖然徐芽是個女孩兒,可對念書也有著憧憬,至少要會寫自己的名字,不做睜眼瞎。所以給他們哥倆趕製新衣最關鍵,正月裏不好動針,有幾日都是忌針。
什麼三寡婦、四絕後,初八倒開花等等。
老一輩留下的話,雖然不知道真假,不過人們都默契的去遵守。
上房這兩天可以說特別熱鬧,主要集中的地方沒有懸念,就是二房的馮氏跟三房的蔣氏這邊。
妯娌兩個人,時不常的就會吵上一架,然後七百年穀、八百年糠的舊事,都會搬出來嘞嘞一番。
當然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雙雙被呂氏罵上一頓,而且還是狠狠的責罵那種,總之,上房這兩天過得,是真的不怎麼順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