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2 / 2)

打完了這幾通電話,顧哲感覺心裏踏實了很多,這種掌控全局的感覺不是第一次有,但卻是最為緊張的一次,因為關係到了他心愛的女人,無論如何都不能失敗。

他車技很好,他開車就像他整個人一般,並不是四平八穩的,而是開得極為快狠準,速度非常得快,力道非常得狠,轉彎非常得準。

再加上車子的性能本就非常的好,無論是起步的速度,還是中途換擋,都是極為的順暢,所以很快就駕駛到了郊外。

他不知道小媳婦具體被人帶到了哪,餘誠那邊也還沒有消息,所以他目前而言,隻能憑著感覺去找人。

顧哲換位思考了一下,如果他是綁匪的話,他會選擇將人帶到哪裏?在帶離的過程中會做哪些措施掩蓋蹤跡?目的又是如何?

他憑借著超強的大腦,將所有的思緒都理順了,並且還推測出了許多的可能性,而其中幾率最大的,便是……

顧哲突然將車停了下來,然後抽出了旁邊的手機,飛速地查找著什麼,最後的視線定格在了一張地圖上。

會是那種可能性嗎?那地方早就被廢除很久了,應該已經特別偏僻了,而且如果隻是將人帶到那裏進行交易,說明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在他思索著的時候,他卻聽到了一聲巨響,這聲音……

顧哲臉色直接一變,剛剛那是槍聲?所以,是他家夫人在那裏,並且還受了傷嗎?顧哲心一下被揪緊了。

但是顧哲還是有點覺得自己應該是聽錯了,現在對槍支管理尤其的嚴厲,私自購買槍支彈藥本就違法了。

對著人使用槍支彈藥更是被明令禁止,如果真的使用了,那少說也要蹲那麼個十幾二十年。

這並不是誇張的說法,沒有肆意誇大其危害性,而是在華國這種事情管理的比較嚴,因為可能直接威脅到了國家的穩定。

一般情況而言,普通的警察不能持槍,隻有拿到中央發布的持槍證明才可以依法持槍,否則其他的一切持槍行為都屬於違法行為。

這種行為是要受到追責的,尤其是在警察身上體現得更為深刻,持槍就等於犯法。

這就是華國的一大製度,更是延續了很久以來的傳統,說起這個,其實還有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曆史記憶。

曾在某一個時段,華國實施過持槍合法的條款,剛開始確實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與安全時,在弱勢群體陷入到危害之中時,持槍是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可是很多時候,實踐才能出真知 ,這項條款很快被有心人利用,用於到了私人恩怨當中,導致了社會的一度混亂。

因為持槍合法,開槍殺人隻要動機站得住腳,那麼是可以逃避法律的追責。

有許多人成為製度下的犧牲品了,無緣無故被射殺,對方還冠以了自衛的名義,而真相則是,仇家通過雇傭有一定身手的人,再將這些人安排到對方的身邊,故意起了爭執,然後開口殺人。

這樣的事件越來越多,整個社會到處都是混亂的模樣,不複往日的繁榮與和諧。

非常幸運的是,就在這混亂的時候,新的領導人上任,飛快地推行新政策,並且限製了槍支的買賣。

領導人的手段極為的高明,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直接禁止了持槍,而是進行地非常地委婉,先從限製槍支的買賣開始。

其實通過這樣較為溫和的方式推行政策,也有一定的好處,那便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阻力。

然後在大家慢慢適應的情況下,逐漸弱化對新政策的抵抗力,然後再頒布禁止持槍的政策,那樣子就好像是水到渠成了。

這樣的想法可以說非常的好,再配上領導人堅定的改革信心,政策也推行地相當的順利,人們慢慢適應了少持槍的日子。

而就在這個時候,領導人已經嗅到了幾分不同尋常的味道,於是推行了早就準備好的新政策的改良版,就是在前一個政策的基礎上,推行了一個新的政策。

人們的性格便是如此,當已經漸漸適應一種狀態時,這個時候突然有個小改動,也會很快的適應下來,要如果是從一開始就有大變動,那人們的反抗情緒會非常的激烈。

新政推行成功,禁槍令逐漸深入人心,最後還有黨的意識上升到了國家的意識。

至此之後,普通人不得持槍支彈藥已經成為了一種公共的社會道德,是必須遵守的守則。

顧哲微微偏離了一些方向,然後順著剛才聽到的聲音的來源的方向行駛去。

阿璃,我來找你來了,你千萬千萬不要害怕,請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