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哲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一路的摸索著,剛開始看到的都是些荒蕪的景色,野草遍地,顯得蕭瑟又孤寂。
然後越往郊外的方向走去,景色反而沒有那般的荒蕪了,草的顏色也由黃綠變成了翠綠,最後是綠草茵茵的草坪,還生出了幾絲生機勃勃的意味。
也許是行人特別少,植被保持得特別完整,生長得愈發茂盛,竟然要比一般的植株要大上許多,而且高度上也有所突破。
這樣生長茂盛的植物卻以其自然的保護色將倉庫隱藏在其中,不仔細看便發現不了倉庫的存在,倉庫也顯得愈發神秘起來。
顧哲之前是不太確定的,因為郊外麵積相對的廣闊,他也不確定倉庫的具體位置,隻是聽人提起過,曾經在郊外有一處著名的倉庫。
甚至這處倉庫還曾經一度成為旅遊勝地,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倉庫不僅具有現實實用意義,更因其曆史的深遠性賦予了它獨特的含義。
通過對倉庫的研究,會在某些方麵反映出人類文明進步史,尤其是在經濟領域上的,倉庫的作用愈發的明顯。
然而當顧哲看到藏於一片綠色當中的倉庫時,他立刻便知道了,這就是那一處倉庫,也明白了對方的用意。
不得不說,他們想的也是比較遠,這個倉庫早就被大部分的人遺忘,記起的人相當的少,而且這個地方極為的隱蔽,即使在這裏生活數月也很難被人察覺到。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作為綁架者,自然希望自己處於絕對安全的狀態下,綠色的草叢是一個絕佳的藏身處,如果有警察包圍,也能提高逃跑的效率。
顧哲沒有打草驚蛇,他先是將車輛開到了一處凹形地形上,將車子藏匿起來,然後輕快上陣,開始觀察這裏的地形及其他環境狀況。
又繞著倉庫走了一圈,顧哲聽到了倉庫裏有聲音傳出,在這之後,又有人抬兩個麻袋出來了,看麻袋的形狀並不簡單。
那更像是有人在裏麵,麻袋並不像裝其他貨物一般,從他凹出的造型而言,更像是一個人躺在裏麵,而且進行初步判斷的話,應當是男人。
因為男人的身軀普遍較大,肩膀一般都比較寬,並不像女生那般嬌小,以及整個曲目線條更加的粗獷。
所以顧哲並非要因為看到麻袋的異樣,而誤認為季璃在其中,隻是他們這番異樣的行為也足以引起重視。
他們要去哪裏?又要去做什麼?目的又是什麼?麻袋裏麵的人是生還是死?又是哪些人?這些問題都在他的腦海中慢慢的浮現。
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勇於實踐,正所謂實踐出真知,通過實踐才能檢驗方法的可行性,以及事件的真實情況。
他貓著身體跟著那些人走著,那些人將兩個麻袋抬到了一輛車上,然後迅速發動車子,朝著一個很奇怪的方向走去。
至於為什麼說是奇怪,其實是因為,往那邊走,會經過一片海,這片海直通D國,那是一個並不怎麼發達的國家。
那裏的相當的落後,國民經濟也並不是那麼的繁榮,很多建築都處於土牆土瓦,甚是落後,那裏的民風也相當的彪悍。
人們的經濟大部分是農業,人們賴以生存的也主要是通過種植,以及圈養動物,實現自給自足,但這樣的經濟大部分是靠天吃飯,自然環境與經濟息息相關。
而且還相當的脆弱,極容易導致小農經濟的破產,農民的顆粒無收,最終導致成為流浪民眾,而這些民眾經過聚集非常容易成為山賊。
就是那種通過搶奪他人的生存用品,以達到自己生存目底的一夥人,他們常常據山為王,成為一個地方的一股勢力。
當然,這裏還是有落後的工業的,隻是工業的等級並不高,大多停留在對礦產的開發之類,較為昌盛的是煤炭與石油的開發。
雖然說當地的勞動力請非常的充足,但是很多時候,當地的煤炭組更願意聘請外地人,原因也有許多。
一個較為顯著的原因則是,當地的民眾心中總會有一種極為滿足的狀態,他們追求的並不是多麼富裕的生活,而是能夠自給自足,滿足需求即可,在這需求之外的追求則少的可憐。
所以隻要他們的工資水平已經達到了他們的消費水平,他們就不想更加的獨立進取,而是會滿足當前的狀態。
還有一個原因則是,雖然大家從事農業收益也較少,但在進行工業生產的過程,他們會要求更多的工資,因為他們覺得,煤炭老板的利潤極為的豐富,應當多和他們分一杯羹。
外地零工則有一個顯著的好處,等價交換,你的勞動與你的工資水平掛鉤,並且會為了豐厚的利潤不斷突破自己的勞動水平,而且由於他們大多不受當地法律的保護,煤老板自由支配的空間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