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事所以成,是相信能(21)(1 / 1)

第三,做的比細還要細。人們想在人生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光靠占有更大的生存空間,更多的人力,不是治本之道,必須“精耕細作”才行。這是提升競爭力的最重要一項武器。

有人說:人生如戰場。假如這一說法正確的話,打勝仗靠的是什麼?不是“孫子兵法”,不是“三十六計”,而是把事情做到極致。比如美國和伊拉克打仗,美國的飛機是最好的,導彈是最好的,總之,各種武器都是最好的,他們的士兵也訓練有素,而且事前已經將伊拉克的政治,經濟狀況以及兵力部署情況摸得一清二楚,這仗還怎麼打?不用打就知道美國必勝無疑。在人生戰場上也是如此,獲勝的最大把握在於把任何事情都做得比好還要好。

在生活中,很多人認為隻要把握大方向就行了,輕視小事,輕視細節,所行之事難免諸多疏漏。大方向固然重要,但這不足以讓你成為勝者。因為任何一個大方向上都擠滿了競爭者,即使你走的是一條全新之路,遲早會有競爭者擠上來。所以,靠大方向取勝不是長久之計,隻有點滴以求,把工作做得更細、更好、更精,你才有希望成為贏家。

輸得起才能贏得了

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

——《壇經》

【譯文】:你要多保重,一直往南,不要過早地向人們宣傳教義。要使佛法興盛起來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充滿著艱難險阻。

這段話是五祖弘忍禪師對六祖惠能的告誡。南懷瑾先生指出,五祖弘忍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在保護惠能之餘,讓他承受一些失敗與痛苦,磨煉他的意誌。因為五祖弘忍認為隻有輸得起才能贏得了。

人生猶如一個大賭局,在這場賭局中,誰也不能成為永遠的贏家,誰也不可能永遠做輸家。人生總是要曆經眾多的大風大浪、大的磨難,然而這樣的經曆雖然成就了一批人,也同樣葬送了一批人。為什麼這樣說呢?

有的人由於不能很好地麵對挫折或失敗,於是當他們遇到一些經濟上的、生活上的或名譽上的挫折、失敗時,思想就崩潰了,這些人都是輸不起的人,也就成了失敗命運的擁有者。

輸是什麼,失敗是什麼?它並不代表一無所獲、什麼也不是,它畢竟讓我們知道這條路不通向成功,可以選擇其他的路,而且是離成功更近一步;贏是什麼,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往失敗的路,隻剩下的那一條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