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屈原這樣自強不息、不畏艱難險阻去創造輝煌曆史的例子還有很多。孔子之所以成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也是與其自強不息的精神是分不開的。根據《史記》記載,孔子在晚年很喜歡閱讀《易經》。但這本書道理很深,很不容易讀懂。孔子邊讀邊思索,深鑽細研,體味其中的義理。一遍讀不懂,就讀二遍;還讀不懂,就再讀第三遍……由於讀的遍數多了,以至穿在《易經》上的皮帶子幾次三番地折斷。其他如:大禹治水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最後終於消除了水患;蘇秦刺股律己,終成大器;蘇武十九載牧羊誌不悔;司馬遷受宮刑之辱後,著千古名篇——《史記》……無不是自強不息的代表。
任何人一開始都是平凡的,但是隻要能夠奮發進取、自強不息,弱小的終會變得強大起來。自強不息的同時,人們也要認清事物發展的現實及客觀規律,如果條件不允許,就要在暫時的隱忍中創造條件,順應並利用客觀規律,因為隻靠盲目的自強是不會成功的。
全力以赴,必成贏家
子曰:“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無論多少,無論大小,都不敢怠慢,這不就是泰然處之而不會驕傲嗎?”
南懷瑾大師在這裏引用了佛學中的“獅子搏物”來說明這句話所蘊含的道理:獅子是百獸之王,它何以是百獸之王?是因為它對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認真,當獅子要吃人的時候,它會使出全身的力量,絕不放鬆,當獅子抓一隻小老鼠的時候,也是用全部的力量,這就是獅子的精神,就是無小大,不敢慢,不論什麼事都應該做到泰而不驕。
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永遠不是那些智慧最高、計謀百出的人,而是那些凡事全力以赴、追求一百分的人。
庫特是世界聞名的“東方飯店”的創始人。他做生意的一條成功經驗是:“獲得顧客的好感,讓別人來宣傳你。”怎麼樣讓別人充當義務宣傳員呢?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讓顧客絕對滿意,使他們忍不住要讚譽。為此,庫特親自給飯店員工製定了厚達141頁的《工作條例》,內容幾乎包括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每個員工都能將141頁條例背得滾瓜爛熟,辦事絕無差錯、絕對高水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