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大鳥, 三年不翅,不飛不鳴,嘿然無聲, 何也?
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雖無飛, 飛必衝天;雖無鳴,鳴必驚人。
如今,離謝愁飛沉寂之日一晃三年已過。
朝堂內皇帝的身體每況愈下, 聽宮中傳言, 貴妃謝氏夜夜衣不解帶, 悉心照料,不許其他妃子近身。
皇帝所寵幸的方士術士爭先恐後獻上丹方良藥, 隻求陛下延年益壽,繼續保他們一世富貴太平。
而邊疆, 記吃不記打的未開化蠻族與西北盜匪又開始蠢蠢欲動。
三年不是一段很長的時間。
但也足夠給他們留下一線喘息之機,未被一網打盡的頑固份子從各自藏身之地重新冒出頭,為邊境的平靜避戰所迷惑, 再度試探性地開展小規模燒殺劫掠,對偏僻村落破門淫辱。
搶了就跑, 遇官兵就溜,被手持武器的村民成群結隊反抗決不戀戰。
三年前的慘痛教訓,深深刻在他們的骨子裏!
這些茹毛飲血的披發蠻子們學會了不要與官兵正麵對抗, 更記住了永遠不要相信那些狡猾的束發家夥!
元宵節過後的這一年清明, 細雨紛飛。
這一天,謝鳳兒出宮祭拜父母與死去兄長的衣冠塚,借口遇雨, 停駐驛站不便回宮。
這一天,神智模糊已久的皇帝在被他厭棄人老珠黃的結發皇後及其餘四妃的伺候下,吃下在首席方士指導下,眾多術士精心煉製的“長生丹”。
隨後,皇帝果然意識清醒,麵色紅潤,還召集以丞相為首的七位大臣,預備商討立名義上的五歲嫡兒當太子安撫惶惶國民。
皇帝膝下人丁不昌,總共三個兒子,最大五歲,最小一歲,母妃皆亡,由皇後抱養膝下。
他自以為年富力強,從沒考慮過繼承人的問題,哪想人到中年,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就是皇帝不急,大臣們也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
要到圖窮匕見的緊要關頭了!
在皇帝病重的這段時間裏,謝愁飛一改韜光養晦的策略,野心愈發咄咄逼人!
偏偏在國內,鄉野村夫或許不知道現在皇位上坐的皇帝名號,畢竟天高皇帝遠。
但世人愛英雄,尤愛少年英雄的傳奇故事。
就連文盲也從口耳相傳中,聽聞謝愁飛未及弱冠之齡便赫然闖下不世之功的偌大聲名。
皇帝不算個壞皇帝,他幹了不少實事,也地地道道犯下不少差錯,是個勉強功過相抵的守成之君。
可惜他遇見了謝愁飛。
又沒能第一時間看出他假麵下的狠戾與瘋狂,埋藏在溫文皮囊裏的天生反骨!
錯隻錯在,他占了那個最高位,又百般使手段算計鉗製,擋住了謝愁飛繼續追尋自由的路!
“來人,傳我旨意,把謝鳳兒先關起來!”聽完大臣哭訴,皇帝震怒。
他重重咳嗽,喉嚨裏濁音濃渾,愈發顯得怒目圓睜!
話音剛落,內侍總管直接跪下,頭也不抬道:“陛下,今日上午,貴妃娘娘領了您的手令出宮祭拜,至今尚未回府。”
“反了!反了!”皇帝隨手扔出個金酒器,砸得內侍頭破血流。
他揮開身邊嬪妃的手,麵對一屋子人,悚然而立。
他早就下過死命令,派人盯緊謝鳳兒任何時候的行蹤,不管因為什麼原因都不能讓人出宮。
起草詔令的內監文官,掌管宮印的皇後,負責開門的內侍,監視行蹤的暗衛……環環相扣,怎麼可能讓人拿著矯詔手令出宮!
而且,而且恰好是他清醒的當天,提前出宮!
“你們……你們……”咳嗽聲撕心裂肺,“你們竟敢合起夥來謀害孤!謀害我大好河山!”
七個大臣裏,四個悄無聲息起身,從袖袍裏掏出利器抵在昔日同僚後頸。
兵部、吏部、戶部、刑部。
軍事、任命、財政、裁決。
年老即將告老還鄉的丞相氣急攻心,吐血昏死過去。
進宮前身上雜物早被搜走的禮部與工部大臣苦笑著舉起雙手,他們一個是純文臣,縱然身為皇室宗族之後,卻沒有實權,一個與謝家有舊,多年前得受謝父救命之恩。
兵部大臣提刀上前:“陛下病重,無力朝政,五歲幼兒資質駑鈍,不足以擔此大綱,請退位讓賢,禪位於異姓王,以安天下人心。”
“請陛下退位讓賢,禪位於異姓王。”四妃一個接一個從屏風後走出來,冷笑著齊聲唱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