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分兩頭,各敘一方。
話說夏民、劉福榮采編的在特區工作的係列先進人物傳記,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工作,也將到了定稿階段。文章拿到市委宣傳部和地方誌辦公室做最後的潤色,並在傳記人物原工作單位征求意見,核實相關數據。最後由主管宣傳文教工作的市委副書記和副市長共同召開審定會議。後來,一部由家鄉市委、市政府牽頭組織編寫並定稿,由市委宣傳部、地方誌辦公室具體撰寫的、反映夏天等同誌在深圳、珠海兩個經濟特區工作的傳記性人物專著《奮鬥在特區的人們》便問世了。
人們翻開這部專著,隻見反映夏天奮鬥史的章節如是說:
明朗的夏天,閃光的年華
——記深圳市經濟金融專家夏天
一
南方的夏天,是明朗的夏天:天空如此明淨,太陽如此燦爛。
八月的一天,我和二十年前在教育戰線工作的同事,一起來到深圳。此行的目的,是前來為在改革開放二十年間從家鄉來到深圳的英模人物樹碑立傳。
有趣的是,這篇故事的主人公,也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夏天。
深圳那一座座聳入雲霄的高樓大廈、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和那連結千山萬水的衛星通訊與繁華的超市、酒樓、商場、連鎖店組成了一曲現代都市的交響曲。踏上這塊土地,好似腳踩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地平線,聆聽著曆史的足音和時代的召喚。身處年輕而充滿活力的城市,看著步履匆匆而稍顯自信的人群,更使我們急於見到二十年前的學生---深圳市經濟金融專家夏天。
我們來到夏天的辦公室,他對我們的光臨表示熱烈歡迎。接下來,便是無拘無束的漫談。我們談過去,談現在,也談未來。
夏天長得中等身材,在他那生就倔強剛毅的臉龐上長著一對清澈明亮的眼睛。從他的目光中,人們不難感覺到他為人坦率、正直、自信和機智的個性。他於1957年4月生於廣東的一個小山村。在家鄉上完小學、初中乃至高中畢業後,於1974年回鄉任村幹部和小學教師。在1977年恢複的第一次高考中,考取了廣州金融專科學校。畢業後分配在中國人民銀行的家鄉縣支行工作,自此與經濟金融結下了不解之緣。到目前為止,已在經濟金融係統奮鬥了二十個春秋。二十年來,他抱著“勤奮、刻苦、務實、開拓”的信念,不斷進取,在經濟金融理論和實踐的活動中,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飛躍:他於1987年被接納為廣東城市金融學會會員;1993年被接納為深圳市審計學會會員;1996年12月被接納為深圳市工程師聯合會會員,並成為深圳市經濟金融專家成員。從1980年到1999年,他所撰寫的論文、經濟活動分析、管理製度等文章被各級經濟金融專業雜誌、報刊發表和有關單位采用的達32萬字。在成功的台階上,夏天一步一步向上攀登,用自己的實踐去展現年華的光彩,去證實自己的人生價值,走出了一條既平凡又輝煌的人生曆程。
二
1980年1月,剛從廣州金融專科學校畢業的夏天被安排在中國人民銀行(工商銀行)××支行工作。先後在支行信貸負責人、業務綜合主管(人秘股長)、中國工商銀行××經濟信息谘詢分公司法定代表人等銀行專業崗位上工作過。
在縣裏工作的十一年間,他最突出的特點是:肯學、紮實、勤奮。凡事愛動腦筋,勤於思考。在工作實踐中,他善於接受新事物,努力在學習中提高。為了豐富自己的語言文學素養,他於1986年考取了中山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文憑,為從事金融理論研究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工作中,他經常深入第一線,到工廠、工地等基層獲取第一手材料,幫助領導解決了不少在銀行信貸、業務綜合、調研信息以及其他方麵較為複雜的疑難問題。他運用所掌握的係統經濟專業理論,熟練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製度。在調研信息崗位上,除積極做好組織工作外,還親自撰寫了一些質量較高的論文,在省、市以上金融刊物上發表,並以論文為“門票”,參加了三次省級經濟金融理論研討會。此外,在開拓金融教育、培養人才工作中,也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縣裏長達十一年的工作中,夏天同誌上達論文、材料達27.5萬字。已在國家、省、市級刊物上公開發表的達65篇(次)、17萬字。1984年9月,他撰寫的<>一文,受到著名金融教育家、全國勞動模範王偉民教授的圈閱並推薦發表。他撰寫的<>、<>、<>等專著,字裏行間充滿著一個具有豐富經濟理論和實踐經驗的資深經濟師的哲理風采。
1983年10月--12月,應廣東省金融幹部學校信貸師資研修班的分工,他負責編撰教材<>第四章<>講義,得到省人民銀行和該校資深教授與研修班人員的較高評價。隨後,他被聘請為廣州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和中國××銀行佛山銀行學校的客座教師。1984年,廣州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在×市開設函授班,委托夏天兼任負責人。在此期間,他以豐富的經濟金融知識,結合自己的業務實踐和在職幹部的特點,深入淺出地親自講授了<>、<>、<>、<>等課程,共達350個課時。所有授課學員全部考試及格,為培養合格的金融人材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