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俾斯麥——不是隻有鐵和血(25)(1 / 1)

(5)

論軍事,普魯士消滅奧地利不在話下,可是在政治上,英法和俄國都絕對不會容忍普魯士兼並整個奧地利,建立一個空前廣闊的大德意誌帝國;而且普魯士一旦吞並奧地利,那原先臣服於奧地利的那些斯拉夫民族肯定紛紛獨立,到時候這些地區就可能倒向英國法國或者俄國,對普魯士形成三麵夾擊之勢。所以,俾斯麥從普魯士的長遠利益出發,主張放奧地利一馬。

7月15日,普軍再在摩拉維亞的托比喬和羅克特尼茨贏得兩次戰鬥。眼看奧地利的滅亡就在旦夕了,無論是沒啥頭腦的威廉一世,還有隻懂軍事不懂政治的毛奇,都跟打了雞血一樣地興奮,強烈要求打到維也納,吞並奧地利。

清醒的隻有倆人:羅恩和俾斯麥。俾斯麥急得團團轉,麵對著油鹽不進的威廉一世,連跳樓自殺的心都有。

關鍵時刻,率領第二軍團在薩爾瓦戰役裏立了大功的王太子腓特烈被俾斯麥說服了。腓特烈親自去勸自己的老爹,而且提醒威廉一世,軍隊裏已經開始流行霍亂了。

威廉一世聽不進俾斯麥的勸,對自己兒子的話就不能不考慮了。糾結了好一陣子之後,國王終於同意俾斯麥,那,要不就放奧地利一馬吧!

奧地利皇帝,弗朗茲·約瑟夫一世陛下(就是茜茜公主的老公),本來已經準備開城投降,後半輩子給人家威廉一世當奴才了,沒想到喜從天降。弗朗茲.約瑟夫就跟被推到刑場上卻聽到了特敕令的死刑犯一樣高興,於是趕緊在尼科爾斯堡跟普魯士簽訂了和約,這一天是1866年7月26日。

從5月17日奧地利向普魯士宣戰,到7月26日和約簽訂,這一仗一共才用了72天,要是從雙方正式交火開始算,一共才隻不過49天,讓坐山觀虎鬥,等著看第二個七年戰爭的法國等歐洲列強目瞪口呆。

根據《尼科爾斯堡和約》,和8月23日普奧雙方的《布拉格條約》,奧地利當老大的德意誌邦聯正式解散,普魯士組建自己說了算的北德意誌邦聯,荷爾施泰因歸普魯士,漢諾威、拿騷、黑森·卡塞爾、法蘭克福被普魯士兼並,薩克森等地隨後加入北德意誌邦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