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俾斯麥——不是隻有鐵和血(22)(1 / 1)

1866年1月23日,奧地利治下的荷爾施泰因突然爆發了一場人民群眾“自發的”反對普魯士、聲援丹麥的民眾集會。26日,普魯士向奧地利提交了一份措辭強硬的外交照會,指責奧地利治理無方。羅恩和毛奇趁機給威廉一世敲邊鼓,勸他早做戰爭準備。威廉一世也覺得奧地利這家夥不靠譜,連個荷爾施泰因都管不好,萬一哪天神經錯亂了來打普魯士也說不定,所以也對這倆人的建議表示讚同。

在這前後,俾斯麥親自去了趟法國,麵見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我在後麵會說到,拿破侖的這個侄子搞經濟,搞內政,還有欺負欺負大清國什麼的都是個好手,就是在政治上比較弱智。俾斯麥告訴拿破侖三世說,隻要法國在普奧戰爭期間保持中立,那普魯士就“不反對”(注意隻是“不反對”,而不是“支持”)法國吞並盧森堡和萊茵河一帶的德意誌小邦。拿破侖三世聽得眉開眼笑,當即滿口答應下來。

俾斯麥又在4月8日這一天,跟也正在努力統一全國的意大利國王簽訂條約,規定如果普魯士在3個月之內同奧地利開戰,那意大利王國也必須同時向奧地利宣戰,隻要奧地利不歸還威尼斯,意大利人就不能同它講和。

意大利王國本來惹不起奧地利,不想簽約,但俾斯麥要挾說,如果國王不同意簽約,那普魯士就去援助加裏波第和馬誌尼那兩個不歸這個國王管的民間統一力量領導人。到時候就不隻是惹不惹奧地利的問題了,隻怕連意大利國王自己的位置都保不住。意大利國王左思右想,覺得自己雖然惹不起奧地利,但更惹不起俾斯麥,就隻好答應了下來。

到這時為止,俾斯麥已經把國王、議會和列強都搞定了,但是奧地利皇帝的精神狀態還比較正常,於是他就指使手下繼續到荷爾施泰因煽風點火。荷爾施泰因的“人民群眾”也就隔三差五請個願,鬧個事,把奧地利搞得焦頭爛額。

奧地利跟荷爾施泰因不接壤,中間隔了個普魯士,所以出事之後總是慢半拍。一來二去把奧地利皇帝也搞煩了,他就向普魯士提出來,幹脆把荷爾施泰因交給普魯士吧!交換條件嘛,還記得當年被腓特烈大帝搶走的西裏西亞嗎?把那地方還給俺中不?

俾斯麥當即表示,《加斯泰因條約》墨跡未幹,奧地利就想毀約!分明是蓄意挑釁!是可忍孰不可忍!到了5月7日,俾斯麥又莫明其妙地遇刺了。那個刺客拿著手槍,緊挨著俾斯麥連開四槍。可是這個刺客的技術明顯不靠譜,這麼近的距離居然連俾斯麥的衣服都沒打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