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那地方天寒地凍,民風彪悍,古代主要的土特產就是海盜。885年,丹麥海盜把諾曼底給占了,連法國國王都不得不把寶貝女兒嫁給丹麥海盜頭子;隨後,丹麥還在不列顛島建立了海盜王國,弄得大英帝國寫自己的王朝史時,都得拜丹麥海盜當開山大哥;1397年時就更不得了,丹麥聯合了挪威(當時還包括冰島)和瑞典(當時還包括芬蘭),組建了卡爾馬聯盟,把整個北歐都給統一了。
到了1860年的時候,盡管丹麥沒有當年那麼厲害了,可是還占著普魯士北麵的兩個小公國——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
石勒蘇益格更靠北一點,居民主要是丹麥人;荷爾施泰因更靠南一點,居民主要是德意誌人,所以它是德意誌邦聯的成員。作為荷爾施泰因的主人,丹麥也就經常摻合德意誌邦聯的事情。
(4)
這兩個小公國地方雖小,可是由於處在丹麥和德意誌地區中間,而且占據著歐洲大陸和日德蘭半島中間的這個叫“基爾地峽”的交通要道,所以曆史背景、居民構成、文化經濟什麼的都是一筆錯綜複雜的糊塗賬。這裏就不一一細說了,隻強調一點,這兩個地方盡管歸丹麥管,但並不是丹麥王國的領土,而隻是丹麥國王的私人領地。也就是說,一旦丹麥國王換人了,這兩個地方該由誰繼承,就可能有爭議。
1863年11月13日,丹麥國王腓特烈七世(又一個叫腓特烈的)提交的新憲法得到了丹麥議會的批準,而這個憲法對這兩個地方的自治權做了很多限製。所以新憲法公布以後,很多德意誌人就抗議,說丹麥的新憲法就是要為永久吞並這倆地方做準備。
兩天以後,丹麥國王腓特烈就死了,新國王克裏斯蒂安九世繼位,荷爾施泰因地區擁戴丹麥王室的另一個成員奧古斯登堡,反對新國王,抗議得越發厲害。
丹麥的新國王態度挺強硬,直接簽署法令,把這兩個地方合並成丹麥的領土。於是,俾斯麥連同奧地利在1864年1月16日對丹麥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對方在48小時之內撤銷這個法令,否則就兵戎相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