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1826年,在普魯士的帶動下,北德意誌的六個邦成立了德意誌曆史上第一個關稅同盟,就是說,這六個邦之間的關稅取消了。
1827年,巴伐利亞和符騰堡這兩個南德意誌的大邦也組成了南德關稅同盟,後來還吸引了南德其它一批小邦的加入。
1828年,為了對抗日益強大的普魯士主導的北德關稅同盟,漢諾威、薩克森和圖林根等幾個中德大邦,再加上幾個自由城市一起組織了中德關稅同盟。不過,這個同盟存在的時間很短:迫於普魯士的壓力,它在1831年自動解散了。
到了1833年,由普魯士領導的德意誌關稅同盟正式成立,第一期關稅協定為期8年,到期後再自動延長。按照彼此之間的約定,這個協定從1834年1月1日起生效。
於是,當1834年元旦鍾聲敲響的時候,就出現了本章開頭描述的那一幕。
1834年關稅同盟剛形成的時候,就有德意誌中北部合計18個邦參加。
1835年,聯盟又吸引了巴登、拿騷和法蘭克福加入,關稅同盟的領土麵積超過21萬平方公裏,相當於不算奧地利在內的德意誌全境的2/3,在同盟境內生活著2500萬人。
1842年,布倫瑞克加入關稅同盟。
到1851年,德意誌關稅同盟已經包括了454,109平方公裏和2900多萬人口,初步形成了排除奧地利在外的小德意誌經濟區。
按照同盟的協定,各邦國從1834年元旦起,廢除彼此之間的全部關稅,對聯盟以外的部分商品,比如從英國進口的棉紡製品和呢絨等,則征收保護性關稅。從1837年到1844年間,同盟先後和荷蘭、希臘、土耳其、英國以及比利時簽署了商業協定。從1838年同盟開始統一貨幣,到1860年前後,普魯士銀行發行的馬克基本上成為了除奧地利以外全德意誌的通行貨幣。1847年,同盟又統一了商業票據。從1857年到1861年,同盟製定了統一的商業章程,並在1869年正式生效。1868年,同盟又約定從1872年元旦起,全同盟各成員邦共同采用國際公製來統一度量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