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腓特烈大帝——德意誌的千古一帝(21)(1 / 1)

三國聯軍盡管也沒能速勝,但是仗著人數比普魯士多得太多,還是步步緊逼,逼得腓特烈不斷後退。到了1757年11月5日,4.1萬人的三國聯軍在薩爾河北麵的羅斯巴赫進攻2.1萬普軍,羅斯巴赫戰役就此打響。

不服輸的腓特烈準備拚死一搏,由於人數差不多隻是對方的一半,腓特烈不得不采取守勢。上午11點,處在戰場西邊的聯軍正式出擊,兵分三路,浩浩蕩蕩進攻東邊的普軍。

由於聯軍陣地和普軍陣地距離有點遠,聯軍走了一個中午還沒能跟普軍交上火。等到下午3點多,浩浩蕩蕩的聯軍總算接近了普軍,可是還沒等到三路聯軍完全展開,普魯士左翼的四千先鋒騎兵就突然發動了攻擊。走了一中午的聯軍對此毫無防備,先頭部隊一下子被打懵了,潰不成軍。

可是普軍並沒有乘勝追擊,相反見好就收,主動後撤。

等到聯軍穩住陣腳,整理好隊伍開始追擊普軍的左翼先頭騎兵時,普軍的步兵主力卻在右路神不知鬼不覺地繞到了聯軍陣線的最北端,7個步兵營突然衝入法軍陣地,亂砍亂殺。正當法軍亂成一團的時候,普軍的左翼騎兵又突然繞到了聯軍的背後,從西南方向發起了進攻。

聯軍這下子倒了大黴:這一仗一共才打了一個半小時,但是法軍作為聯軍的主力就被打殘了:死傷3000多人,被俘5000多人,可人家普魯士呢,才陣亡165人,受傷376人,不算俄軍和奧軍的損失,單看普法雙方的損失比,就差不多是1比15。

羅斯巴赫就此成為了腓特烈大帝一生最經典的戰役之一,用後來拿破侖的話評價他,就是:“越是在最危急的時候,就越顯出他的偉大。”美國的西點軍校也把這一仗看成近代的經典戰役之一,在軍校的博物館裏陳列著這一仗的大型沙盤,一直保留到今天。

腓特烈大帝盡管打贏了這麼神奇的一場仗,但是三國聯軍的實力實在是比普魯士要強很多,就在羅斯巴赫戰役之後不久,聯軍占領了西裏西亞。

當時的腓特烈大帝正在西南方向追擊戰敗的法軍,得到西裏西亞失陷的消息之後,立刻率軍北上,1745年12月5日,也就是羅斯巴赫戰役後整整一個月,腓特烈大帝率領的3.5萬普軍和查理親王、道恩元帥統領的6.5萬奧軍又展開了羅騰戰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