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腓特烈大帝——德意誌的千古一帝(16)(1 / 1)

對於腓特烈這個占便宜沒夠的主兒來說,一仗沒打就白白放棄這麼多地方,肯定是不可能的。於是,他將計就計,裝作往西裏西亞的首府布雷斯勞回撤,引誘奧地利的洛林親王查理追擊。到1745年6月3日,腓特烈突然命令大軍掉頭,殺一個回馬槍,在第二天淩晨4點,突然向駐守在霍亨弗裏德堡的奧軍發起進攻。第二次西裏西亞戰爭的第一場大戰,也是腓特烈平生的第三場大戰——霍亨弗裏德堡戰役就此展開。

跟前兩場戰役一樣的是,這次普魯士的步兵依然發揮了強大的戰鬥力,中路的小利奧波德親王率領21個步兵營冒著對方的炮火奮勇前進,一直走到步槍的射程之內才密集開火,第一排齊射就射倒了正麵敵人的一半;跟前兩場戰役不一樣的是,這次普魯士的騎兵也發揮了威力,左翼的騎兵先鋒突進,20分鍾內僅憑94人的傷亡,就奪下奧軍大炮9門,軍旗64麵,俘虜敵軍2500人。

上午9點鍾大戰宣告結束,普魯士軍隊以陣亡905人,總傷亡失蹤4751人的代價,殲敵13800人。

至於奧地利方麵呢,盡管遭遇了上萬人的損失,但是憑著比普魯士大10倍的國土和多數倍的人口,很快又重整軍備。9月29日深夜,洛林親王查理領兵4萬,在索爾突然包圍了腓特烈的2.2萬普軍。

腓特烈也沒想到奧地利的恢複能力有這麼強,一整夜都不知道被敵軍包圍了。第二天早晨8點,依靠人數優勢把普軍團團圍住的奧軍發起了進攻。

麵對對方的包圍,平時就訓練有素,這時又由腓特烈親自指揮的普軍居然陣腳不亂,在國王的直接指揮下展開了反衝鋒。

按照腓特烈的計劃,普軍本來應該是由右翼首先發動進攻,同時中路和左翼退守,這樣才能集中優勢力量,避免和數量上壓倒自己的奧軍全麵接觸。

可戰鬥一開始,普軍右翼的步兵率先出擊,冒著炮火深入敵陣,一舉攻占了奧地利的炮兵陣地,進展得驚人地順利;受到右翼戰績的鼓舞,普軍的中路和左翼也放棄退守的計劃,奮勇前進,結果,人數占優、又包圍了敵人的奧地利軍隊反而被普軍的反衝鋒打得七零八落,不得不全線退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