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腓特烈大帝——德意誌的千古一帝(7)(1 / 1)

軍隊相當於全國人口的4%,這麼龐大的數字不是任何一個正常國家承受得起的。(算算吧,這個比例就相當於現在的中國弄出了5400萬人民解放軍。)因此,腓特烈·威廉一世的這8萬多軍隊是由兩部分人構成的:首先是本國的農民兵——1733年,他改變歐洲傳統的雇傭兵慣例,下令實施分區征兵製,要求農民服義務兵役,這提供了半數的兵源;另一半則是外國的雇傭兵。

腓特烈·威廉一世還專門組建了一支“巨人裝甲擲彈兵團”,成員都是身高2米以上的大高個。當時歐洲人的營養沒有今天這麼好——就是營養這麼好的今天,歐洲也不是滿大街2米高的大高個——為了組建這個兵團,腓特烈·威廉一世先是雇,花大價錢雇,據說最高時為了雇一個巨人花了3700英鎊。老天,18世紀的3700英鎊,那差不多就是3700磅純銀啊!粗算一下,不按購買力,就算按銀價折算,也差不多合現在600多萬人民幣。

雇不來的話,腓特烈·威廉一世就騙,派人花言巧語到全歐洲去騙人來普魯士當兵;騙不來的話,堂堂國王就居然派兵出國綁票去。不光綁男巨人,連女巨人也綁,據說為的是和男巨人們配對,生下一代小巨人。

弄來軍人之後,腓特烈·威廉一世就搞軍訓,往死裏練。由於雇傭兵太多,培養不起民族自豪感,他就靠棍棒加強凝聚力,他自己還經常下操場去揍人;不僅軍隊要往死裏練,而且老百姓也要參加軍訓;不僅老百姓要參加軍訓,連貴族子弟也要練。

普魯士的貴族地主們有個專有稱呼:容克。本來容克們都是些在地方上說一不二的土皇帝,而腓特烈·威廉一世搞分區征兵製,就是要打破容克對鄉村的嚴密控製。與此同時,容克的年輕子弟也被征召入伍,成為聽命於國王陛下,而不聽命於貴族老爹的軍官。

腓特烈.威廉一世這麼個搞法,就被別人扣了一頂帽子:軍國主義。

“軍國主義”這個詞,簡單來說就是軍隊比國家還重要,比政府還有權。典型的軍國主義國家,有古希臘的斯巴達,還有二戰結束前的日本等等,而大名鼎鼎的“普魯士軍國主義”,就是從腓特烈·威廉一世這個時候搞起來的。

同樣是搞軍國主義,可腓特烈·威廉一世的搞法確有點怪——他砸鍋賣鐵地養兵,可除了在俄國反對瑞典的北方大戰裏象征性地打了幾仗以外,基本上就沒怎麼動過手。

(本章完)